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吳家明
據不完全統計,從2000年至今,通過可變利益實體(VIE)模式實現境外上市的內資企業約有250家。隨著VIE的風行,美國通用會計準則(GAPP)也專門為此設計了“VIE會計準則”,允許在美上市的公司合併其在中國國內協議控制的企業報表,這一舉措解決了困擾中國公司的財報難題。
不過,VIE結構的隱憂一直存在。VIE是否會被叫停、叫停後的利弊,還沒有人知道,VIE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有待於政府給予明確的規則。
近年來,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所面臨的危機,很大程度上是VIE結構在作祟。此外,不絕於耳的財務造假醜聞和做空危機,也讓中概股陷入冰點。在此背景下,“上市冷退市熱”的尷尬一直困擾中概股。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在美國上市的中國企業只有1家,而從美國市場退市的中國企業多達19家。
近期美國上市公司密集披露二季度財報,不少中概股已經加入“1美元”行列。華視傳媒已收到納斯達克的通知函,稱公司如果180天內無法使股價回升,將退到粉單市場。
有分析人士認為,重塑中概股在美投資者的信心至少需要3至5年時間。不過,當前中概股在美上市的遭遇,對中國股市特別是場外市場有借鑒意義,尤其在信息披露以及誠信建設方面有警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