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ㄗ層 聽民聲)秸稈如何成了姚堂村村民重要的收入來源——上海奉賢區姚堂村採訪記
新華網上海7月18日電(記者 葉鋒)“我們也不想燒秸稈,也知道這樣做污染空氣,但收下的秸稈沒地方放,找人處理又要花冤枉錢,乾脆就燒了還田。政府要能把這事管了,我們就開心了。”記者在上海郊區採訪和農民聊起秸稈回收時,常聽他們一邊倒著“苦水”,一邊期盼政府能幫助解決。
記者近日在上海奉賢區姚堂村採訪發現,通過財政扶持、合作社經營等手段,該村建立了5條“發酵隧道”,將秸稈處理成為種植蘑菇的培養料,一年可處理秸稈3000噸,有效減少了空氣污染源;而同時,這些“秸稈培養料”開始普遍用於全村乃至全區的蘑菇養殖,促進了農民增收。
姚堂村的村民告訴記者,每畝水稻一茬一般能留下一千來斤秸稈,每回處理秸稈都是件麻煩事:拉回家裏吧,佔地方;想要利用吧,缺設備缺資金,搞不好連加工費都收不回;實在沒辦法了,只能就地焚燒,化成草木灰還能增加點肥力。
如今,村民們的煩惱正逐漸解決。在姚堂村食用菌合作社的基地,記者看到了粉碎機、推土地、攪拌機等建築工地常見的“大傢伙”,還有一些密封的“隧道裝置”。村支書范天才説,合作社向村民收購秸稈,秸稈經過粉碎、浸泡,再加入畜禽糞肥料進行攪拌,隨後送入“發酵隧道”密封發酵,約12天以後,就製作成為蘑菇等食用菌的優質培養料。
以前棄之不及的“廢料”,現在成為幫農民增收的“養料”。姚堂村的食用菌合作社,有出資社員57戶,帶動周邊農戶100多戶,每年産出食用菌700多噸,其收入已佔每年村級經濟進賬的60%。村裏去年以來加工處理的秸稈培養料,除滿足全村種植食用菌外,還能供應給區裏其他食用菌種植企業。
“處理秸稈,與其一味地‘堵’,不如合理地‘疏’,關鍵是不能增加農民負擔,而如果能進一步變廢為寶,那就更好。”奉賢區農委主任吳四軍説。
秸稈之所以能成功“嵌入”這個産業鏈,與政府及時有效的扶持密切相關。吳四軍認為,農業的産業鏈比較薄弱,單靠農民和農業企業,短時間內無法消化秸稈利用的成本,必須要政府通過財政等手段加以支持、引導。
記者了解到,上海市農委等多部門去年制定政策,對收購秸稈並實施綜合利用的單位給予200元/噸資金補貼。對實施秸稈綜合利用的項目,由市區兩級財政給予固定資産投資額30%的資金補貼。
姚堂村食用菌合作社向村民收購的秸稈價格為每噸500-600元,5條發酵隧道的設備和基建成本一共有580多萬元,“有了財政補貼,我們這本賬就算得過來了。”范天才説。
目前,姚堂村在20個食用菌大棚的基礎上,新建1100平方米的新型溫室大棚,使食用菌種植由以往的每年一茬增加到最多每年6茬。目前,合作社還在實施上海市農委的“食用菌制種基地建設”項目,並將成為奉賢區的“蘑菇工廠化培養料供應中心”。范天才説,隨著規模效應逐漸顯現,項目的市場前景會越來越好,我們利用秸稈的數量也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