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煤價大幅下跌,火電廠暫得喘息機會。但是,隨之而來的發電量減少使其陷入另一個困境。
連日來,電力上市公司陸續公佈上半年“慘澹”的經營業績。華能國際公告顯示,上半年國內電廠發電量同比減少1.46%。雲、贛、大連、渝、晉等地電廠甚至出現兩位數以上降幅。
國電電力公告顯示,其所屬全資及控股發電企業上半年發電小幅增長3.25%。其中,浙江北侖第一電廠同比下降21.43%。
大唐集團官網信息顯示,受全國經濟下滑,全社會用電量增幅趨於回落等因素影響,其發電量自4月份以來連續三個月負增長,上半年發電量增長由正轉負。
一位電力專家解釋,“受南方水電出力增加、經濟下行等因素影響,火電發電量出現負增長。特別是在水電集中的地區,火電發電小時數大幅減少。”
在不景氣的宏觀經濟下,鋼鐵、有色、水泥等高耗能行業用電需求大幅降低。許多火電企業不得不關停部分發電機組,減少發電量。此種情形,與2008年金融危機極其相似。
火電廠一面為煤價下跌歡慶,一面為發電量負增長惆悵。同期,在建火電站工期滯後,且新增投資規模減少。
發改委經濟運行局副巡視員魯俊嶺介紹,目前已核準火電項目三分之一建設進度滯後;已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火電項目中,55%項目前期工作時間已超過20個月,遲遲不能具備核準條件。
有業內專家擔憂,如果這一局面不能及時扭轉,將影響電力工業長期穩定發展,影響未來幾年電力供應。
以下客觀事實,足以加劇上述擔憂。國內火電投資已經連續6年下降,2011年火電投資跌幅高達26%.
投資銳減的另一緣由是虧損。國家電監會《電力監管年度報告(2011)》顯示,2011年五大發電集團電力業務虧損151.17億元,同比負增長348.32%。
電力行業專家陳宗法介紹,從2008年開始到2011年五大發電集團火電板塊連虧4年,累計虧損達921億元。資産負債率卻早已超過國資委限制的85%高限,成為重點監控對象。
在此經濟形勢下,外資、民資從電力行業撤退,國有電力企業著手經營煤礦企業、新能源産業。
截至2011年,五大發電集團控制煤炭儲量1091億噸,煤炭板塊已成為第一大盈利來源。
發電企業的一個基本共識是,火電紓困在於電力市場化改革。但他們不得不面對,電力體制和電價改革滯後的現狀。因為,當前仍沒有自上而下強有力推進改革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