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海外遊學正成為今年暑期中小學生“往外走”的熱點。記者在濟南調查發現,五花八門的遊學線路價格都在萬元以上,有的線路竟然火到“報不上名”,孩子間攀比越來越盛的情況下,家長只好咬牙掏錢。
所謂遊學,從字面上不難理解——玩著學。一般定義為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到另一個全新的環境裏進行學習和遊玩,既不是單純的旅遊也不是純粹的學習,是在20世紀以來逐漸成熟的一種國際性跨文化體驗式教育模式。當下,美國,加拿大,英國,澳洲是目前最受中國學生歡迎的遊學目的地。“其實我不太懂遊學到底好在哪,可孩子特別想去,還沒放假就跟我説,有同學已經出去過好幾次了,他也想出去看看。”宋女士的兒子上初一,她説,從孩子小學三年級開始,每年暑假都接到去國外遊學的相關消息,“看那些行程安排,和夏令營差不多,所謂‘學’的部分,無非是參觀國外的學校,一半以上時間是旅遊,價格卻是普通旅遊線路的2倍。”宋女士表示,遊學這樣的高消費,先不管效果如何,絕不是每個家庭年年都能吃得消的,所以今年是“咬牙”滿足一下孩子的願望。
朱女士的孩子上六年級,班上也有很多同學相繼去過新加坡、日韓或澳洲等地遊學,在和其他家長交流過後,朱女士始終覺得遊學産品的“遊”大於“學”,對孩子學習理念的影響並不像宣傳中説的那麼理想,反倒容易讓孩子之間形成一種攀比之風。她説,有的學校組織的遊學,還特設“選拔”過程,讓孩子覺得遊學是一種榮譽,但實際操作中,只要家長找老師説一聲,交錢就能去。這種做法,讓人不得不懷疑學校組織遊學的初衷是不是和相關的利益挂鉤。朱女士説,與其盲目花大錢讓孩子一個人走馬觀花的出去圖個新鮮,不如引導孩子了解遊學的真正意義,再按照他們的意願挑選遊學産品。
“目前這個市場挺亂的。”山東省中國旅行社副總經理馬傑這樣形容海外遊學。她説,現在很多機構都在做遊學項目,除了旅行社,還有海外學校,留學仲介,語言教育機構,簽證機構等等。因為中國人出境旅遊的需求越來越大,遊學項目利潤高,很多企業就都相中了這塊蛋糕。但在做的過程中,競爭的激烈讓很多機構並不按套路出牌,玩概念多過踏踏實實的搞項目,造成很多不明就裏的學生和家長誤解了遊學的理念。馬傑建議,在市場魚龍混雜的情況下,學生和家長應該充分了解遊學主辦機構的品牌和影響力,儘量選擇有品質保障的産品。有專家表示,優秀的遊學産品應當能夠深入當地社區和普通居民的生活,在一個遊學目的地至少停留2個星期以上,和當地人同吃同住,真正生活在另一個環境中而不是驚鴻一瞥。另外,除了必要的景點參觀以外,展現異域的互動教學模式、體驗當地傳統的體育活動、參與所入住地區的社區公益活動等多樣的遊學安排需要有機的組合,只有參加這樣的遊學團,學生才可以了解語言外的東西,知道外國人的生活方式是怎樣、東西方價值觀的不同等隱形文化,真正達到長見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