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凱迪電力秸稈回收出“妙招”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6日 15: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每年夏秋,印象中本應是雲淡風輕的好時節,全國各地卻有很多地區的天空出現一片蠟黃。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特殊的天氣?相關環保部門回應説,這種“蠟黃”源於空氣污染,由大面積焚燒秸稈所致。有身臨其境的網友調侃説,農田不止給我們帶來了糧食,還帶來了“呼吸的痛”。

  “焚燒秸稈污染大氣,秸稈還田肥沃土地”。雖然在很多鄉村都能看到這樣的標語,但村民們仍然有他們自己的困擾:“我們也不喜歡燒秸稈,又熱,又污染空氣,但是,不燒的話,應該怎麼處理這麼多秸桿呢?”

  懷著如此疑問的農戶不在少數。如何回答農戶的問題,將秸稈“變廢為寶”?這不僅是農戶們關注的,同時,也是武漢凱迪電力始終努力想完成的“使命”。

  據了解,焚燒秸稈已成為污染我國各地空氣質量的最大威脅。雖屢遭查禁,但往往難以徹底禁絕。究其原因,沒有好的可利用出路或許是主要原因之一。而隨著生物質能源發電廠的出現,對秸稈、青草、稻殼等生物質能源的大量需求,將是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的絕佳歸處。

  然而完美的設想要變成現實中的多方共贏,光靠想想是不行的。正像田間蔬果要成為餐桌佳肴,需要一位精打細算又廚藝了得的“好廚娘”一樣,將秸稈變廢為寶同樣離不開多個中間環節。不同的是,這其中需要更加專業化的程序設計。

  為了有效解決電廠燃料秸稈供給的問題,凱迪想了一些“妙招”。

  【妙招一】走上田間地頭,告訴農民兄弟:“秸稈莫亂燒,凱迪出錢要”

  秸稈收集的一大特點是“分散”,這個特點對於收購企業來説,卻是一大困擾。怎麼突破這樣的困擾?凱迪寄希望於激勵農民朋友的積極性。

  經過長期的調查和探索,一套特有的産業工人燃料收購模式行成了。凱迪以村為單位設立燃料收購加工點,每個村聘用威信高、工作能力強的村民作為凱迪的産業工人,通過産業工人發動農民為凱迪收集農林廢棄物。

  通過當地的電視臺、墻體、標語等媒體投放廣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這樣的宣傳:“凱迪收幹柴、枝椏柴每斤0.13元”。再加上産業工人走村串巷作解釋動員工作,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了解到這個“變廢為寶”的好渠道。

  【妙招二】採購陽光化,禁止做手腳

  能否調動農民積極性,價格杠桿是關鍵。如何既保證電廠的利潤,還要保證電價的合理性,凱迪嘗試精細化的設計和管理,讓秸稈收集價格透明化。

  在各村張貼收購價格的方法讓想囤積居奇大發橫財的中間商沒法壓價收購,農民也不會再因為價低而摻水“做手腳”。

  此外,凱迪與燃料大戶簽訂長期的收購協議。像安徽等地,光電廠當地的木材加工廠、糧食加工廠等的余料,就能保證電廠80%的燃料。達成直接收購協議後,不僅能穩定價格,而且保證供應。再加上在收購中明確質量標準,採用直觀快速的方法,當場決定收還是拒收,一系列的透明化程序,讓各個收購環節變得越來越高效。

  一系列的“妙招”不僅讓農民實現了增收,讓電廠解決了原料問題,同時,也讓秸稈焚燒帶來的“呼吸的痛”化解于無形。“三贏之舉”贏在哪?了解情況的人都知道,妙招背後的管理智慧起了大作用。

熱詞:

  • 妙招
  • 秸稈還田
  • 生物質能源
  • 凱迪電力
  • 變廢為寶
  • 做手腳
  • 光電廠
  • 焚燒秸稈
  • 使命
  • 呼吸的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