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7月3日,中糧期貨發佈報告稱,根據黑龍江全省大豆種植面積和以往基礎數據,黑龍江西部2012年大豆播種面積減少預期在23%左右,減少部分轉向收益較高的玉米、水稻及其他經濟作物,其中玉米播種面積增加預期在26%。
該機構剛剛對黑龍江地區的農作物種植情況進行了實地考察。
從目前情況看,由於前期該地區分別遭遇倒春寒、乾旱、冰雹等不利天氣,大部分地區大豆、玉米出苗情況不盡如人意。大豆實際減産幅度還需秋季單産考察時再做調整。
根據本次考察發現,農民種植玉米的效益明顯要高於大豆,這也是大豆種植面積轉換至其他作物的根本原因。地租較高地區種植大豆甚至出現了虧損情況。
大豆種植面積轉換至玉米或其他經濟作物的根本原因在於相對種植效益的日益下滑。
首先,大豆種植成本普漲。通過本次考察發現,地租、人工、化肥、農藥、機械等費用均出現上漲。其中,地租和人工費用上漲幅度最大,漲幅接近1/3(地租同比上漲約500元/畝,人工費同比上漲約50元/畝)。
其次,大豆價格表現不盡如人意。雖然大豆種植成本較去年出現大幅度上漲,但相對於玉米、水稻等作物而言,成本最低。但去年大豆價格的不振表現,直接壓縮了農民的收益空間,導致農民看淡大豆種植前景從而轉種玉米等其他作物。
最後,不同作物相對收益比較引發種植面積轉換。以依安縣2011年水稻、玉米、大豆為例,三種作物收益分別為1600-1700元/畝、1000-1200元/畝、400元/畝-600元/畝。水稻收益最高,玉米次之,約為大豆的2-3倍。
總之,受種植條件及投入成本制約,農民更偏向於播種玉米。此外,國儲拋售及種植補貼等政策也間接導致大豆種植面積轉換至其他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