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要問眼下老百姓最看重食品的什麼特質?答案多是“安全、健康”。
可單以肉製品中最普及的火腿腸為例,有多少人知道何種産品才算品質好?又有多少人知道從豬肉到成品,它經歷了多少道工序、多少個監控環節?近日記者走訪了生豬屠宰能力居全國第一、世界第二的金鑼集團,為大家一探究竟。
身穿雪白工作服、戴上口罩和手套……在金鑼火腿腸生産車間參觀過程中,記者自始至終和在場工人一樣“全副武裝”。同樣裝備的金鑼負責人介紹,“火腿腸的生産流程可簡單分為三步……”
首先是原料的準備與腌制。憑藉強大的生豬屠宰能力,金鑼火腿腸的原料自然不在話下。 “這部分豬肉多出自本廠的冷鮮肉分割車間,一般為二號肉(前腿肉)和四號肉(後腿肉)”。據了解,由於統一經過16-20小時的預冷排酸過程以及貫穿全程的20道檢驗檢疫程序,直接保障了原料肉質鮮嫩、安全而衛生。而腌制,則是要加入腌制液、鹽、還有味精等配料,“這和我們平時烹飪前的流程極為相似”。
其次是斬碎和攪拌。“這個流程依靠更多的是現代化的加工設備”。記者看到,機器會對腌制好的豬肉進行切割、斬碎,並反復摔打、翻滾和攪拌,“就像給肉做按摩一樣”。我們注意到,在這個環節,有一種名為“大豆分離蛋白”的物質加進來。據悉,該物質不僅和保鮮劑有同樣功效,還能在保持蛋白含量的前提下降低膽固醇,可以説具有安全和營養的雙重優勢。
最後是灌裝和蒸煮。在此環節,不同種類的火腿腸用使用不同的設備生産。比如,以金鑼肉粒多為代表的高溫肉製品是在100多度以上的高溫環境下殺菌加工而成的;而烤肉類的低溫肉製品則要先在常壓下通過蒸煮熏烤等一系列工藝並經過巴氏殺菌,再冷卻到75到85攝氏度製作而成。
經歷如此種種,一根小小的火腿腸就這樣誕生了!儘管工序略有不同、工藝各有韆鞦,但産品卻是一樣的“色香味兼優”!
據了解,早在上世界90年代中,金鑼集團便在行業內率先引進了6條世界先進水平的肉製品生産線;而後,又多次從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進口先進設備,同時每年對投入上千萬資金用於生産線的更新換代與維護,以保證産品的營養與質量不斷與國際接軌。
當然,一根小小火腿腸要想集鮮美的味道、安全可靠的品質于一身,除了按照以上規範化流程生産、依託“給力”的機器設備生産線,還與金鑼的另一大優勢不可分割——正是“從飼料研發、種豬培育、生態養殖、加工生産、冷鏈物流、終端銷售”這樣一條業界最長最完整的全産業鏈最終保證了金鑼産品的卓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