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東阿阿膠技藝傳承人秦玉峰:生産性保護不等於簡單産業化

發佈時間:2012年06月10日 10: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濟南6月10日電(記者王志)9日是我國第七個“文化遺産日”,作為全國首批“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薪傳獎”獲得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東阿阿膠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秦玉峰認為,生産性保護不等於簡單的産業化,而是在保證非遺項目本真特性和核心技藝的前提下,給非物質文化遺産注入新的活力。

  阿膠被譽為國藥瑰寶。東阿阿膠具有三千年的歷史,《本草綱目》載:“阿膠,本經上品,弘景曰:‘出東阿,故名阿膠’”。漢唐至明清,東阿阿膠一直是皇家貢品。

  如何讓非遺項目薪火相傳、流芳百世,秦玉峰説,作為我國中藥傳統生産工藝的典型代表,東阿阿膠傳統製作工藝流程複雜,包括洗皮、化皮、熬汁、濃縮、凝膠、晾膠等50多道工序,其中挂旗、砸油、吊猴、醒酒等關鍵技術全部由手工完成。

  今年1月,東阿阿膠被文化部授予“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秦玉峰介紹,生産性保護是在遵循非物質文化遺産自身發展規律的前提下,通過生産、流通、銷售等方式,促進非遺産和現代社會的互動融合。“九朝貢膠”的制膠技藝代表著東阿阿膠製作技藝最高水平,它融入傳統醫學制藥、丹藥煉製方法,體現了深厚的中醫養生文化內涵,其生産曾中斷百年之久。

  為遵循和恢復古法生産,自2007年起,每年冬至這一天,山東東阿縣都會舉辦開啟九朝貢膠煉製的儀式,金鍋、銀鏟、桑木材、烏驢皮等煉製阿膠最為上等的材料和器具,都呈現在人們面前。從東阿井中取出“至陰之水”,倒入金鍋後,點燃桑柴,經9天9夜99道工序純手工煉製“九朝貢膠”。

  秦玉峰説,恢復九朝貢膠的古法生産,不僅是傳承技藝,也是對阿膠文化的守護、對中醫藥文化的敬仰、對中華文化的追思。近年來,東阿阿膠通過舉辦冬至阿膠文化節,投資興建中國阿膠博物館、中國阿膠養生文化苑,出版阿膠文化書籍,向社會弘揚阿膠文化,喚醒公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記憶。

  “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不僅要傳授一種手藝,更要傳承一種信念和文化,這才能激發非物質文化遺産薪火相傳的內在動力。”秦玉峰説。

熱詞:

  • 東阿阿膠
  • 秦玉峰
  • 傳承人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煉製方法
  • 弘景
  • 文化遺産日
  • 本草綱目
  • 古法
  • 丹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