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監管創新應審慎 不應限制高頻交易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29日 10: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適當的監管有助經濟重返繁榮、監管創新應審慎、不應限制高頻交易……作為一位美國期貨市場的監管者,沃特盧肯昨日在上期所主辦的“第九屆上海衍生品市場論壇”上現身説法,為國內期貨界帶來了他獨到的監管智慧。

  沃特盧肯,現任美國期貨業協會(FIA)主席及首席執行官。在此之前,曾任紐約投資組合清算公司(NYPC)首席執行官,並在2002~2010年期間擔任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理事,且于2007年6月至2009年初任CFTC代理主席。

  “當前全球經濟仍然處於2008年債務問題引發的金融危機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而與先前的復蘇階段相比,眼下的增長顯然乏力。最大風險之一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但美國也有著自己的經濟不平衡。”一段略顯悲觀的背景交代後,沃特盧肯拋出了自己的第一個觀點,“對於期貨市場實施適當的監管,有助於經濟重返繁榮與可持續發展。”

  沃特盧肯表示,期貨市場能為實體經濟提供必要的風險管理工具,每個經濟領域都能從中獲得風險管理的工具,這一點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政策制定者們也毫無疑問將下定決心來防止金融危機再次發生。“包括中國在內的20國集團領導人于2009年9月在匹茲堡會晤,當時設定今年12月為實施這一計劃的最後期限。為達成這一承諾,美國衍生品市場正在快速變革。”

  監管的必要性眾所週知,但如何監管創新卻是摸著石頭過河,對於美國的監管機構,同樣如此。“任何新規出臺前都要仔細分析其影響,這一點很重要”,沃特盧肯強調,儘管新法案的細節尚未完成,美國監管機構,特別是商品期貨委員會已經在非常努力地工作,並且取得了進展。而受到規則影響的金融機構,銀行、經濟商、交易所、清算所也正積極回應。

  據沃特盧肯介紹,限倉制度在美國期貨業有著悠久的歷史,它拓展了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的權限,也賦予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運用這一工具遏制過度的投機。“這在美國已經成為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對於何種程度的投機,應被視作是過度投機,市場沒有明確共識,在這方面,政策制定者應該謹慎小心。”

  對於市場關注的算法及高頻類交易監管,沃特盧肯也有自己的看法。“雖然算法或高頻類交易已經出現過幾次事故,但監管者如果阻止或限制此類高科技運用,那將是嚴重的錯誤。”

  沃特盧肯認為,歷史一再表示科技創新會帶來諸多效益。但他同時提醒,無論是交易商、仲介、交易所或監管者,在採用新科技的時候都應當謹慎。監管機構應當力圖將自動化交易對市場擾亂影響降到最低。

  最後,沃特盧肯還談到了自己對中國期貨市場的看法,在他看來,中國期貨業已經取得巨大成就,但要成為真正的定價中心仍面臨挑戰。他稱,世界大農産品合約中有六種來自中國,另外,中國在十大最活躍金屬中也佔據三席。“新的挑戰仍然存在,任何期貨合約要發展成為地區乃至全球基準的一大關鍵要求是,廣泛、並且具備多樣性的用戶。伴隨中國市場逐步向全球多元化客戶開放,中國合約將越來越反映出地區與全球的供求因素,為地區甚至全球提供價格發現的關鍵功能,發展為真正的全球標準。”

熱詞:

  • 沃特盧肯
  • 監管機構
  • 衍生品市場
  • 期貨市場
  • 高頻
  • 監管者
  • 期貨交易
  • 2009年
  • 交易所
  • CFT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