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經濟網海寧5月28日訊(記者 李雨思) 浙江省海寧經編産業園區是全國最大的經編生産加工銷售基地,其生産的經編燈箱廣告布、蓬蓋布約佔國內市場的70%、經編土工材料約佔國內市場的40%。
45歲的張好妹在工業園中的一家經編企業——浙江萬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已經幹了近20年了,這家前身為海寧經編針織廠的企業,在30多年的發展後,如今已成為産值超過2億的行業龍頭企業。其主要的産品也從家用蚊帳轉變到了以生産汽車高檔內飾面料、比賽服、經編旗幟等,在本田雅閣、尼桑等車裏的內飾就來自於這裡。
在這樣的紡織企業,機器是24小時不停的,工人們實行三班倒,每天工作12個小時。主要的工序是用採購來的化纖絲通過整經、織造、染色、起毛、定型後成各式面料,然後經過檢驗打包銷往各地和海外。
由於工序較短,在這間工廠裏佔比例最大的擋車工,張好妹就是其中的一位,即使在這樣女工佔多數的工廠裏,她的年紀也算是偏大的,每人創造的年産值約達到100多萬元。他們每人看守一到兩台經編機,主要工作是在織布過程中防止出現瑕疵,發現有拉絲、並絲等現象,就需要馬上停止機器重新開始。因此就需要在機器前來回走動,12小時內不間斷,甚至午飯也是邊走邊吃的。
如果出現拉長絲,會直接影響到工資,業績甚至是按拉絲的長度來測算的。“熟練的工人每月能拿到3000多元錢,我這樣年紀大眼神不太好的就不一定了。”話正説到這裡,張好妹如條件反射般的飛身彈起,迅速按下了機器按鈕,手靈活的把跟頭髮絲粗細差不多的纖維絲整理好,整個動作一氣呵成,原來在説話間已經出現了一條長絲。
“現在有掃描機要好得多,沒有以前那麼累了,但掃描機也只有幾臺有”,張好妹繼續一邊快步走動一邊説,她45歲的臉龐上洋溢著奇妙的活力。雖然與經編打了20多年的交道,但在她的眼裏,這樣自動化的機械生産出來的布匹只是一個編號,並不清楚最終會做什麼用,賣到哪。
在這間擁有34台經編機的現代化工廠裏,即使在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不太好的情況下,今年依然增加了4台經編機以及中水回用系統,用於提高生産效率和節能減排。由於在産品上的優勢,行業的不景氣似乎並沒有影響到這裡,在擋車工張好妹看來,也沒有感覺到太大的變化,“大廠要好很多,小廠就不一定了,小廠的條件也要差很多,空氣很糟糕。”
確實,像萬方經編這樣的企業是少數,今年1-4月份,園區實現工業産值47億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出口完成11個億,下降了7.5%。園區內471家經編生産企業,由於受到訂單不足、下游回款慢等因素影響,虧損面已達到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