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因擔心“影響經濟發展速度”而遭到地方抵制的能源消費總量方案終於即將上報,在努力控制總量的同時調整結構將成為兩大核心內容。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在昨日參加第十五屆科博會2012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時表示,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方案已獲國家發改委主任辦公會通過,準備報國務院審批,我國將進行實行“能耗總量”和“能源強度”雙控制的措施。
能源消費總量指的是全社會的能源消耗總量,能源消費強度指的是單位GDP能耗。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2011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34.8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7%。
方案明確提出推進能源生産和利用方式變革。由於我國煤炭佔能源結構70%以上,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約40%,做好煤炭開採工作成為我國節能減排關鍵,為此方案明確提出推動煤炭生産和利用方式的變革,通過礦井充填和煤炭地下氣化工業化來替代現有的開發方式。
“能源消費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後,各地能源消費總量將受到嚴格控制和考核。”吳吟坦言,控制各地能源總量勢必帶來GDP的聯動效應,將影響到國民經濟發展的多個方面,因此如何避免地方出現抵觸將是關鍵。
此外,為鼓勵清潔能源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暫不將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煤矸石煤泥綜合利用發電、煤層氣與頁巖氣、餘熱余壓發電消費量納入考核統計,而是要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分佈式能源,因其可離網運行,也可並網運行特徵,避免了電力系統遠距離輸電的線路損失和極端環境變化的影響,經濟、節能和減排效益突出。
“每個省從自身經濟發展的角度考慮,肯定都想多要,但總量一旦被限制,結合各地實際分配到地方的比例也會相應減少。”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看來,一方面,指標分配上肯定各有側重,如何在限定數字下保持經濟增長,各省就要自行考慮節約能耗、調整能源結構等方案。另一方面,各地對能源消費的習慣不同,産業發展情況不同,這些都應當考慮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