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讓老人在家裏住得無障礙、安全、舒適,這就是“居家適老性改造”要達到的目標。昨天下午,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為1000個低保困難老年家庭提供“居家適老性改造”已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申城居家適老設施改造由此邁出第一步,整個項目投入資金在2000萬元左右,目前正向為老服務社會組織招投標。
目前,我國專門針對老年住宅、老年公寓、老年社區等老齡化社會居住建築的法規還很少,尤其是針對促進普通住宅的“無障礙化”的更少。反觀老齡化的日本,1964年65歲以上人口比例近7%時,日本出臺政策,優先向老年家庭提供租金低廉的公營住宅;1987年老年人口達到11%時,提供具備護理服務功能的老年專門住宅;1991年達到13%時,開始要求普通住宅無障礙化和適老化。
截至2011年底,本市60歲及以上老年戶籍人口為347.76萬,佔總人口的24.5%。預計到2015年,60周歲及以上人口將達430萬,接近總人口30%。“老齡化程度高,老年人口增速快,高齡化態勢顯著,純老家庭人數不斷上升。這預示著社會養老服務需求將快速增長。”市民政局局長馬伊裏説,尤其是在“9073”養老格局中,90%的老人要在家中養老,“居家適老程度”成為養老質量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為此,從今年開始,為1000個低保困難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適老性改造”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
無障礙、安全、舒適,這一改造目標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落實在細節上,比如,衛生間馬桶邊要有扶手,老化電線煤氣灶要及時更換,色調陳舊昏暗的墻壁要粉刷一新……”市民政局老齡工作處副處長王暉説,本市10個區縣的1000個困難高齡老人家庭將成為第一批改造受益者,除了政府主導,發動社會參與,也是這一政府實事項目的鮮明特徵。
“更重要的是,借助這項政府實事項目,培養專業化的為老服務社會組織,培育專業化的為老服務市場。”王暉説,將來非困難老人有“居家適老設施”改造的需求,就能從市場上購買專業服務。
事實上,申城為老服務的趨勢就是——鼓勵專業社會組織介入養老服務,從政府、社會投資向獨資、合資、合作、聯營、參股等方式轉變,從單純的財政政策向經濟、社會政策轉變,這種轉變也體現在“居家適老設施”改造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