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年輕人成為“老行當”主力軍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5日 06: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號稱蘇中“第一小吃街”的泰州老街,600米長,雖只有“四歲”,卻已成為當地人休閒、文化生活的第一去處。在鳳城河管委會的打造下,老街成了泰州最繁華的商業區,更是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聚集區。葉雕、竹雕、草編、吹糖人……復活了的“老手藝”每天吸引數千市民和外地遊客趕來參觀、拍照。

  很多人憂慮老行當“後繼無人”,但4月14日記者見到69歲的王友高時,他卻向記者“爆料”:這幾年帶的徒弟已有100多個,大多來自揚州、泰州、淮安、鹽城一帶,一半以上是中青年人,其中有幾位泰州高教園區的在校大學生!

  説起泰州“老行當”保護,不能不提30歲剛出頭的龔為。作為泰州老行當文化研究與保護協會會長,他曾走街串巷,用照相機記錄72個老行當的珍貴照片,拍攝老行當從業者在街頭巷尾的修理、製作、生産過程,以及老匠人們的生存狀態。在他的倡導下,2010年9月,全國第一家以老行當文化為對象的研究保護協會在泰州成立,目前已吸納近百名會員。“全球化下的地球村裏,盡可能展示多樣性,才好看、好玩。”龔為覺得,保護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資源,一定要愛惜那些老行當文化,幫助老藝人、傳承老行當。

  熔解、壓片、裁料、造型、刮光、焊接、打磨、雕花刻字陳連富的錫器茶具讓許多大學生愛不釋手。“錫器製作技藝是祖上一代一代傳下來的,已經傳了十幾代人了。”快40歲的陳連富從事傳統錫器製作已有10多個年頭。他欣喜地説,全憑手工製作的錫器雖已淡出人們的視野,但錫器作為記憶歷史的一部分進入收藏範圍,如今錫器製作工藝又受到政府的重視,2010年被列為泰州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做自己喜歡的事挺開心的,一年還能有3萬多元收入。”

  老行當也成了年輕人展示才華的舞臺。1976年出生的張朋軍受母親熏陶,從小對手工結藝很感興趣,十二生肖、花鳥蟲魚個個造型獨特。“單單結的打法就有10多種之多,整套工序也有10多道。”張朋軍説,一個“熟手”,簡單的工藝品幾十分鐘能完成,複雜的則要兩三個小時。現在張朋軍以銷售結藝作品為業,年收入3萬多元。“幾乎零成本,前景還是非常好的。”

  方寸麥秸,一把剪刀,外加針線,短短幾分鐘,興化昭陽鎮的邢鳳春就編織出一隻只栩栩如生的小動物。她的作品《黃鸝鳥》、《蟬》、《雄雞報曉》曾參加“2006和諧江蘇環省行”民間工藝大賽並獲一等獎,有3對“小鳥”作品還作為禮品送到日本。

  該如何傳承、推廣老行當?龔為説,將老行當文化與普通百姓的日常所用有機結合,採用“新日用、新玩法”的傳承方式,最值得推廣。若等到許多老行當完全消失了再去追憶,那就太遺憾了。

  本報記者 趙曉勇

熱詞:

  • 老行當
  • 爆料
  • 雄雞報曉
  • 四歲
  • 小鳥
  • 黃鸝鳥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作品
  • 老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