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投資者報》記者 劉秀麗
5月8日下午,多名畢業生在微博上透露,去年四季度和國內風電行業巨頭華銳風電(601558.SH)簽訂的“三方協議”,近日卻遭到公司大規模解聘。
“實際上,這兩天公司已經在內部封口,不讓對外面談這次解聘事件,管理層沒想到與新招的大學生解約,會引發這麼大反響,壓力比較大。”華銳風電內部人士5月11日對《投資者報》表示,雖然公司內部工作表面上沒受此次事件影響,但工作信心已經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下滑了。
行業進入調整期
上述華銳風電人士強調,因為行業整體不景氣,讓員工內心開始忐忑不安,而公司又缺乏行之有效的市場策略,也讓公司內部對管理層産生失望的情緒,不僅是公司要裁員的問題,一些核心人員也有“撤退”的打算。
實際上,華銳風電在此次解約事件中的表現,一直未能得到眾多受此影響的畢業生信服,而公司“鴕鳥”政策也讓投資者繼續對其失去信心。
從5月9日起,《投資者報》記者連續撥打華銳風電董秘方紅松和證券代表魏曉靜的公開電話,一直沒有人接電話。投資者王女士5月10日對《投資者報》表示,這種找不到人解釋的公司,以後再投資會慎重。
據悉,國內風電行業在經歷了之前連續5年的高速增長後,因為激烈的市場競爭、行業政策以及宏觀經濟週期性波動帶來的銀根緊縮等因素的影響,開始進入調整期。
平安證券分析師張海和周紫光均認為,去年國內風電業由於經受行業發展政策的深度調整,嚴重影響了行業發展熱情,而此前因為政府補貼導致盲目上項目的現象比較嚴重,尤其是項目審批權收歸國家統一配置後,新建項目速度明顯慢了下來。再加上,已經運行的風電場由於缺乏輸送通道而遭遇嚴重的棄風限電情況,由於行業門檻整體不高,風電整機設備陷入價格戰泥潭,讓各大整機製造商也遭逢2011年各項經營指標的下滑。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統計,2011年度,中國內地新增裝機容量1763.09萬KW(千瓦),雖然仍然處於全球第一位,但相比2010年度的1892.8萬KW,下降了6.85%,這是風電行業在連續5年連續高速增長後首次出現下降。
另外,同質化的競爭導致風電機組價格持續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這也讓各風電企業業績普遍大幅度下滑。
市場份額下滑
2011年全年風電設備主要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同比降幅普遍超過50%,其中華銳風電下降了72.84%,主營業務毛利率為16.29%,同比下降4.32%;而2010年全年華銳風電實現凈利潤28.56億元,相比2009年大幅增長50.87%,毛利率在20%以上。
今年一季度,行業下滑勢頭還在蔓延。華銳風電4月25日公佈的一季度數據顯示,一季度公司凈利潤為5675.87萬元,同比下降87.06%;同期,國內另一主要風機企業金風科技的凈利潤則下降了97%。
與此同時,華銳風電在國內風電整機製造市場上的份額也出現下滑態勢。2011年全年新增市場份額首次滑到第二位。
雖然,受制多重因素是華銳風電業績下滑的主因,但不能忽視的是,在業績及市場地位雙雙受挫的背後,體現出的是華銳風電經營策略不當和市場預判能力較差。
平安證券認為,風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增速高峰已過。根據中電聯統計,2011年新增吊裝風機裝機容量1763萬千瓦,同比增長-6.9%,行業新增裝機從2009年結束了三年連續翻倍的高速增長,2010年增速降至37%,2011年增速基本持平,當年累計裝機容量達到6234萬千瓦,同比增長39%。
按照2015年風電裝機目標1.5億千瓦來計算,2012年~2015年總計裝機8766萬千瓦,年均裝機約2200萬千瓦,相比2011年度新增裝機容量(1763萬千瓦)增長空間有限。
另外,2011年全國新增並網裝機容量1546萬千瓦,累計上網裝機容量4505萬千瓦。新增並網裝機仍然低於吊裝容量(6234萬千瓦),只佔累計上網佔吊裝總量72%,近三分之一的裝機容量仍不具備上網條件。
質保成為隱憂
中電聯專家對《投資者報》介紹,風電發電量仍然不能解決穩定性問題,仍然限制性接入電網,因為不穩定的發電量,可能給電網帶來的損害要遠比並網給企業帶來的收益大,這即是電網一直對風電缺乏興趣的主要原因,也是風電企業長期以來一直不能逾越的門檻。
由於風電上網時間受限,這也制約了全産業鏈的盈利,自下而上盈利空間始終在收窄。而風電上網電價由國家根據可再生能源上網電機制定,每度電在0.51~0.61元之間,根據風資源情況不同而浮動,上網電價對應發電小時數在每年2100~2600小時之間,中值接近2300小時。目前實際情況多數電廠上網小時低於此值,局部地區低於1600小時,風電企業盈利的空間很小,甚至持續在虧損。
再加上,以前風力發電場盈利的一部分是來源於CDM(清潔發展機制)補貼,而目前由於國外CDM認證機構認為國內固定電價與CDM機制存在矛盾,所以國內風電項目很難再申請到補貼,也是風電建設不再積極的原因之一。
在平安證券看來,隨著風電裝機規模增加,上網技術與體制問題凸顯。另外,集中型風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對區域電網形成的衝擊越發凸顯,目前,平均棄風率逼近15%,部分風場集中地區如甘肅、吉林局部地區等棄風率超過20%。而根據發改委要求,棄風率超過20%的地區不再批准風場新項目,電網資源也將限制風電項目的進一步發展。
目前國內,在缺少第三方認證的市場環境中,整機製造商仍以價格為競爭手段。風機價格一路下滑,雙饋1.5MW風機單位千瓦價格一度跌破3400元。市場惡性競爭加劇,部分製造商無利可圖,紛紛退出風電業務,行業也由此經歷整合期,80多家整機製造商中能夠持續貢獻業績的不到一半。目前,雖然風機單價有小幅回升,但行業産能接近3000萬千瓦,依然處於過剩狀態,價格回升空間有限。
另外,風電行業一般運行2~3年才能發現質量問題,而期間製造的風機已過千台,前期安裝的風機目前暴露的質量問題較為嚴重,質保期從2年延長到5年。而讓市場人士最為擔憂的是,部分産品將無法出保,質保問題將會成為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