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從陷入“假酒”風波到價格暴跌,數萬元一瓶的波爾多葡萄酒終於“退燒”。一方面,“拉菲”等超高檔紅酒面臨市場考驗,一些年份酒跌幅逾40%;另一方面,名酒倣冒亂象頻發,紅酒價格仍遭遇“炒作”拷問。
業內人士認為,天價紅酒大起大落的背後,存在諸多環節亂象。數千種進口紅酒魚龍混雜,如何理順市場定價機制,應引發監管部門及酒業思考。
炒作進口葡萄酒“退燒”
上海是國內主要的進口葡萄酒集散地,進口量已連續五個月下滑。數據顯示,一季度上海關區進口葡萄酒2962.7萬升,均價回落至每升9.8美元。其中3月份進口735.3萬升,環比減少11.3%。
而在去年下半年國內紅酒市場卻極其火爆,上海關區進口葡萄酒創下月進口量記錄,均價最高達每升11.6美元。一時間,葡萄酒零售及拍賣火熱,屢屢創出天價。
根據倫敦國際葡萄酒交易所數據,從2011年6月至今,反映波爾多一級莊園現貨價格的高級葡萄酒50指數已下跌逾25%。據悉,我國已是波爾多産區酒第一大出口地。
上海紅酒行情系統也顯示,截至5月8日,2008年份拉菲的外高橋保稅價已從15500元高位跌至7230元,2004年份的瑪歌則從4900元落至2850元。
前瞻産業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吳朝瑜認為,參與紅酒炒作的主要是遊資和部分酒商,高收益、保本宣傳、外部投資機會少促成了投資熱潮。“此次價格變動是價值回歸,下跌的心理因素影響較多,一些熱炒的紅酒降價是主要的導火索。”
“拉菲”亂象為何頻發?
數據顯示,我國已位居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費國,大陸和香港地區合計年消費量達19億瓶。進口紅酒搶灘中國市場的同時,山寨産品、無牌産品、倣冒産品也紛紛出現。
業內人士表示,國內“名酒”消費已遠超真品的實際産量,其中不乏假酒勾兌或劣酒裝瓶。5月7日,在上海市邯鄲路的一家食品連鎖門店,含“拉菲”名號者達十余種,某些“拉菲”的標價僅為200元-500元。
除了“拉菲”,在中國葡萄酒市場上被侵權最嚴重的品牌要數“卡斯特”,上海卡斯特酒業總裁潘汝顯説:“經營多年的卡斯特,已經成為國內市場上著名的進口葡萄酒品牌,市場佔有率已經超過2%,但屢被倣冒、侵權,市場上至少有上百種山寨‘卡斯特',侵權企業不僅來自國內,甚至來自國外。”
紅酒還存在定價“層層加碼”。比如,一瓶進貨價約2.5歐元的法國AOC法定産區酒,約合20多元人民幣,出口到我國需支付約合原價60%的稅項及運費,到岸成本價不過30-40元。而這些紅酒經過轉手,零售終端價將在100元以上。
此外,仍有銷售人員利用國內酒種消費習慣,強調“50年陳釀”“60年佳釀”抬高售價。一些進口紅酒由於進貨渠道複雜,往往國外已經降價,國內零售價仍“高歌猛進”。
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刊《酒海導航》總編張勇認為,大部分進口酒仍值得受到消費者認可。天價酒受過度追捧,一定程度反映“只買貴的,不買對的”的從眾心理。炒家們把一些名酒當成了工具。有些不良商人甚至以假亂真,完全背離了正常消費的概念。
根治“炒作”需完善行業規則
數據顯示,進口葡萄酒佔據國內零售市場份額25%以上,超過150個生産國正向我國出口葡萄酒。隨著一些國家或中轉貿易地區的酒類關稅有較大幅度下調,數千種進口葡萄酒進入我國各消費層。解決各界關心的“假酒”問題,已是酒業發展的難點。
中國紅酒網總裁董樹國認為,對於散裝酒進入保稅區分裝等監管空白,當務之急是在完善國家及行業規範的同時,落實已有的原汁含量、標識信息等規定,避免“多龍治水水不治”。
日前,國家質檢總局等七部門已聯合下發通知,今年4月至12月,全國範圍將聯合開展以打擊假冒白酒、葡萄酒為重點的酒類産品打假專項集中行動。據悉,葡萄酒行業準入條件也有望在年內“適時發佈”。
潘汝顯認為,比起白酒、啤酒市場,中國紅酒市場佔比還很小,發展潛力還很大,而紅酒品類很多,僅法國的産區就有上百個,信息不對稱,對葡萄酒文化不了解,容易讓消費者産生“亂”的感覺。
張勇認為,酒類定價更多屬於市場行為,除了政府對産業的規範,價格走向理性還有待市場充分競爭,如縮短流通環節,減少渠道加價。消費者也應掌握基本的紅酒知識,如通過條形碼分辨真實産地,理性選擇酒種。
國際酒類展會組織VINEXPO預測,到2015年,我國大陸和香港地區葡萄酒消費合計將增長54.3%,是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