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食品價格拉低4月CPI 水電氣價改影響物價幾何?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12日 07: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上海5月11日電 題:食品價格拉低4月CPI 水電氣價改影響物價幾何?

  記者沈而默、陳愛平、姚玉潔

  國家統計局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3.4%,較3月份小幅下降0.2個百分點。

  食品價格的環比下降是物價同比漲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以來物價的連續波動,可能短期內仍然會持續,而資源類産品價格的改革也將長期影響物價走勢。

  肉、菜價格環比齊降 食品領“跌”4月物價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數據,八大類商品的同比、環比數據中,只有食品價格環比出現較大下降,其他所有數據依舊上升。

  國泰君安首席宏觀研究員姜超表示,CPI從3月份同比上漲3.6%回落到目前的3.4%,符合市場的預期,其中食品同比漲幅從7.5%降至7%是物價整體回落的主要原因。

  實際上,4月份包括豬肉、鮮菜價格在內都經歷了一個比較大幅的下跌,這也是食品價格環比下降、CPI整體漲幅符合預期的最主要原因。

  根據上海市發改委定期公佈的農貿市場主副食品價格數據,4月初精瘦肉的價格最貴的甚至要賣到19元/斤,而到5月初,豬肉價格普遍下降至16.5元/斤左右。

  而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4月份鮮菜價格環比下降5.8%,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21個百分點;豬肉價格下降5.0%,影響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下降約0.17個百分點。

  雖然食品價格環比下降,但是其他各類商品的價格依然保持了小幅的上漲。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從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兩方面來看,4月份新漲價因素基本保持平穩,物價同比較上個月出現小幅回落,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翹尾因素有所下降。

  忽跌忽漲 物價何去何從?

  雖然對於物價整體回落的判斷趨同,但是今年以來,物價的漲幅卻有些讓人把握不住。1月份物價同比大幅上漲達到4.5%之後,又在2月份突然跳水至3.2%。

  正當市場非常樂觀地盼著CPI繼續下行的時候,3月份再次超過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的物價漲幅又讓市場感到一絲緊張。

  劉元春認為,短期內物價既不會全面下行,也難以大規模的上漲。“預計CPI同比漲幅會保持在3.5%左右的區間,但是波動幅度可能加大。”

  而記者採訪的多位經濟學家也做出了類似的判斷:目前抑制物價過快上漲的因素要強于支撐上漲的因素,但是短期物價的波動可能仍然較大。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認為,目前宏觀經濟總體上還處於一個下行通道,一季度GDP增速又進一步有所放緩,2012年全年經濟增速較2011年有所回調是大概率事件,總需求的放緩將有利於緩解物價上漲的需求壓力。

  此外,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走勢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國內的輸入型通脹壓力。

  隨著國際原油價格近期的持續下降,國家發展改革委9日宣佈,自10日零時起將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降低330元和310元,這是年內國家發改委首次下調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限價。

  不過,中國人民銀行在日前發佈的《201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表示,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帶來的輸入型通脹壓力依然存在。“2011年下半年物價回落是多種措施綜合作用的結果,隨著物價形勢有所緩和,前期部分被抑制的商品價格可能再次上漲。”

  除了輸入型通脹壓力之外,國內成本上漲帶來的通脹壓力仍然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在潘向東看來,成本推動型的通貨膨脹,影響會相對溫和,但它也將是長期的、全面的和複雜的。成本推動型通脹會使得做實體經濟的企業感受更明顯,如果成本大幅提高,但銷售價格卻不能有效提高,那麼在雙向擠壓下,很多實體企業的利潤就會迅速變薄,甚至可能陷入所謂的“三明治陷阱”。

  資源品價格陸續改革 影響物價幾何?

  雖然在成品油下調之後,93號汽油價格基本都回落到了“7”時代,有車一族的出行成本有所下降,但是另一個更為廣泛的改革——資源類産品價格改革,正在影響著每一個百姓的生活成本。

  今年以來,包括水、電、天然氣等資源類産品的價格都在醞釀改革,有的已經進入方案公佈、聽證階段。

  實際上,今年年初將全年物價整體漲幅的目標設在4%,就是考慮到進行資源類産品價格改革。

  交通銀行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宇雯認為,現行推進的以電、氣、水、油為主的資源品價格改革除了直接影響CPI之外,還會通過提高生産成本與運輸成本間接推動下游消費品的價格漲幅。

  “如企業電、水費用的上漲將攤派至單位産品和服務的售價中;又如交通和通信類CPI中的‘市區公共交通費'和‘城市間交通費'細項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運輸成本的間接推動,這兩項共佔CPI權重約2%;此外,如油價上漲導致的物流成本提高還可能影響終端食品價格,從而抬高CPI。”王宇雯説。

熱詞:

  • 食品價格
  • 物價走勢
  • 價格漲幅
  • 物價形勢
  • 物價漲幅
  • 物價上漲
  • 價格改革
  • 資源類
  • 水電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