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投已在香港設立了百億級的中國東盟投資基金並已開始運作。”昨天上午,知名經濟學家巴曙松在微博上透露了上述信息。該消息尚未得到中投證實。
不過,2010年4月已經有一家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正式成立並投入運營,投資人包括中國進出口銀行、中投、中國銀行旗下投資機構、中交建以及世界銀行下屬金融公司等。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由中國提出設立,總規模100億美元,主要投資于中國與東盟國家企業間經濟技術合作項目,投資領域包括交通設施、公用設施、通訊網絡、石油、天然氣、礦産資源等。
而據新華社昨日報道,中投公司總經理高西慶表示,中投公司已經停止購買歐洲國債,但依然在歐洲尋找投資機會。另有消息稱,高西慶還表示,中國的主權基金“十分願意”增加在非洲的投資。中投在非洲只考慮5億美元以上的項目,而且投資的股份不超出10%。但是,目前在非洲,除採礦業外,很少有其他行業的項目能夠符合這個標準。
針對中投上述投資動向,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國與東盟是重要戰略夥伴,實際上中國視東盟為自己的戰略後院。東盟是中國重要經濟夥伴,對中國投資市場準入總體上比較寬鬆,又與中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定,對東盟開展直接投資和組合投資的政治性風險應當小一些。此外,東盟對資金密集度高的基礎産業、基礎設施需求很大,用中投資金推動中國國內相關産業進入東盟這些領域,可謂一舉兩得。至於中投停止購買歐洲國債,那是因為中投定位與外管局儲備司(中央外匯業務管理中心)不同,盤子也小些,不買歐債還有許多別的選擇。
此前,中投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樓繼偉曾在中國經濟50人論壇2012年年會上表示,德國總理默克爾在訪華期間提出希望中投等長期投資者購買歐債,但他認為歐洲政府債券並非中投這樣長期投資者的理想投資標的。樓繼偉指出,中投公司把基礎設施和實業項目看作更為理想的投資。他認為,意大利等國還需要進行更多的改革,中國方能進行投資。
另據5月3日英國 《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比利時聯邦控股和投資公司(SFPI/FPIM)和ACAPITAL(亞歐聯合資本)共同宣佈設立一隻專門投資于歐洲領先企業的基金:“ACAPITAL中國海外投資基金”。
該基金計劃投資于汽車、環保或消費者品牌産品領域的歐洲企業,投資規模在3000萬至5000萬歐元。中投董事長樓繼偉稱,該項投資符合中投尋找對歐洲市場領導企業長期投資機會的戰略。
分析人士認為,眼下歐洲經濟一蹶不振,資金短缺阻礙了歐洲企業“走出去”;而手握重金的中投公司則迫切希望以較低的價格投資歐洲的潛力企業。因此,中投公司設立歐洲産業投資基金,能夠實現優勢互補。
對於中投公司在海外投資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風險問題,梅新育指出,需要著重強調的是系統性風險,因為從平安折戟富通來看,過於相信西方市場所謂的成熟,忽視和低估了系統性風險,換言之就是忽視、低估了馬克思所説的資本主義經濟不可消除的基本矛盾和由此而孳生的不可消除的週期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