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國際金融巨鱷借中國刺激政策和概念攫取高額利潤的時代還未過去。期銅大戰方興未艾。基本局面是,國內主要貿易商做空,而國外大型操控方做多,勝負未定。
4月30日,江銅子公司江銅國貿發表聲明稱,中國大型銅冶煉和貿易公司已達成共識,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加大向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註冊倉庫交倉力度,出口“足夠”數量的電解銅,期望通過此舉調劑國內外市場供求。
此舉是為了保障中國企業利益。全球經濟不景氣,債務危機深重,銅價卻在高位震蕩。如果説此前十年銅價上漲8倍,主要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所致,在全球經濟不景氣之時繼續逼倉中國,押寶中國將推出刺激政策等,則擺明是以資金、倉位等優勢逼迫中國交易者。
作為金融戰的重要環節,中國期貨戰可謂慘烈,屢戰屢敗。1997年株洲冶煉廠期鋅合約被逼倉虧損1億多美元;2005年國儲局劉其兵在LME做空巨虧9.2億元人民幣,劉其兵一審判被處7年徒刑;2003年起,陳久霖掌控的中國航油開始從事石油衍生品期權交易,虧損5.54億美元。現在,一輪新的期銅大戰硝煙四起,一旦虧損,不在中航油之下。
國際期貨市場群狼環伺。金融巨鱷佈局與中國持有相反頭寸往往能夠獲得厚利,這讓他們食髓知味。
此次的逼空者可能是嘉能可。有報道稱,《嘉能可目前持有LME大量多頭對峙中國空頭》,日前LME數據顯示,有一家會員持有LME頭寸以及存貨量的50%到80%。LME並沒有公佈該會員名單,但業內人士均猜測是嘉能可——全球最大的商品貿易上市公司,掌控全球50%的銅與30%的銅精礦。
面對可怕的對手,中國做的幾乎是明盤。由於中國企業只能通過當地經紀商席位在LME進行期貨操作,如果經紀商會和基金公司合謀,中方下的每一手大單都將經過透明通道被對手洞悉,成為他人砧板上的魚肉。
以小利誘新手入彀是另一常規手段。在巨虧之前,劉其兵小利不斷,成為期貨之神。無論是劉其兵還是陳久霖,為補漏洞都從事了高風險的衍生品交易,並且似乎從可怕的交易對手處借到鉅資繼續賭博。
按LME規定,客戶從事期貨交易,需出具相應的初始保證金。就在2005年7月,由於LME監管部門認為市場高位暴漲暴跌風險大幅上升,因此大幅上調了銅等品種的初始保證金。在LME,90%以上的期銅都是3月遠期合約。由於劉的大部分倉位到期日都是12月21日,其建立空頭部位的時間,應在9月19日到9月23日左右,約為8000手(每手25噸);以當時每噸3700美元計算,共需要出具5120萬美元的保證金。這筆保證金從何而來?按照LME對補充保證金的規定,只要客戶保證金虧損20%,期貨經紀公司必須通知客戶補足保證金,否則就要強制平倉。劉其兵在每噸虧損268美元時,這些保證金就已經損失殆盡,直到11月24日,劉其兵每噸虧損已經超過400美元。監管者又在何處?是誰讓賭紅眼的劉其兵獲得了更大賭注?
在中航油事件中,高盛的下屬企業——傑瑞公司推銷給中國航油交易員繼瑞德石油期權交易。更悲劇的是,中航油開始斬倉,油價開始逆轉。自2004年10月26日起,中國航油集團指令中國航油在高位開始斬倉,11月底,國際油價降至46美元/桶。然而,這時全部期權倉位已經被斬倉完畢。國際知名評級機構對此評價説,只需要5000萬美元,中國航油就可以走出困境。這是個空心湯糰,不把中航油徹底逼出局,國際油價就不可能下跌。此前日本、智利在期銅上被逼空,用的都是相同的手法。
此次期銅大戰中國是否會重蹈覆轍?不可能。
期貨界資深人士樓啟華先生告知筆者,國外投資機構對於中國經濟、市場有深入的了解,對中國機構的訪問頻率超乎想象,對中國經濟數據的研究極為精深,中國基礎行業難以上行、大規模刺激政策不可能出臺成為共識,因此外資機構不可能兇狠逼倉。
從去年11月開始,中國機構大量進口銅引起全球市場人士關注,據稱高達100萬噸,相當於上期所20萬手,雖然保稅銅大多為融資銅,無法進行交割,但規模如此之大,使逼空者有所忌憚。春節之後,銅價外盤高內盤低,國內交易者換倉,為應對軟逼倉拋外買內,説明國內投資者認為銅價將處於盤整階段,內外價格趨於一致,既不會過低也不會過高。如果繼續逼倉,則將拋售國內持倉實際交貨。
只要中國不出臺大規模刺激政策,本輪期銅軟逼空不可能成功。本次期銅大戰的結果,平手。為中國慘烈的期貨逼倉史,畫上一個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