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易糞相食”與人人嘗毒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8日 08: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青年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復旦大學研究生吳恒將自己的食品安全調查報告取名為“易糞相食”,這詞受《左傳》“易子相食”啟發,“我做的雞翅有問題,我不吃雞翅,但是我會喝牛奶;我賣的牛奶有問題,我不喝牛奶,但是我吃雞翅。”

  然而,在食品安全問題中,較之於“易糞相食”,更多更廣泛的人群是在“人人嘗毒”,畢竟既不做雞翅又不生産牛奶的人佔絕大多數,但他們會經常甚至天天吃有毒有害的垃圾食品。比如,工業明膠冒充藥用明膠和食物明膠涉及幾乎所有食品和藥品,包括糖果、飲料(冷飲、高濃飲料等)、肉皮凍、水晶腸、肉罐頭、小籠包、食品添加劑、乳製品、冰淇淋,甚至美容保健品膠原蛋白,可能也會有廢棄皮革做成的水解蛋白。看來,現在國人似乎是在全民以身試毒和嘗毒,儼然回到了神農嘗百草的時代。

  2011年,復旦大學一個研究小組發現,神農嘗百草實有其事,它反映的是中國人生存中的一種苦難的進化。中國人基因組中有一種功能非常強的苦味基因TAS2R16,它應當是距今約1萬 年前開始受到自然選擇的結果。儘管所有種族都有這種基因,但檢測世界上大多數人種的樣本後,只在中國人的基因組中發現了有很強功能的苦味基因。

  據歷史記載,在5000~6000年前,中國正處於新石器時代中期,由於人口快速增長,靠狩獵和採集已不能滿足人口對食物的需求。一方面,人們必須從森林中走出去,從狩獵和採集轉為農耕,這就是“神農乃始教民播種五穀”的根據;一方面,又必須大量採集食物,這是“神農嘗百草”的歷史事實。面對各種可能充饑的植物,人們不能靠過去的經驗來判斷是否有毒,只能靠口嘗。嘗百草時期,苦味感靈敏和強烈的人會生存下來,反之則會被毒死。

  神農嘗百草是我們的祖先適應自然的一種進化選擇,這是自然促成的,但今天神農的子孫嘗“百毒”卻是自身人為因素造成的。今天人為地讓人以身嘗毒,會起到我們祖先神農氏那樣的效應嗎?這種效應分為幾種,一是産生類似于TAS2R16苦味基因的新基因,二是強化人們體內殘存的有很強功能的TAS2R16基因,如此一來,我們是不是還該感謝那些往食物、藥物中添加有毒有害物質者,讓所有人都變成了百毒不侵的金剛之身?別以為吃特供食品就會免受災難,到時也許還不如那些吃盡“百毒”食物而産生了多種抗體和抗性基因的人。

  不過,基因變異呈現的是散發性,其中一些可能性如致癌、致畸,就時刻在警醒著我們。比如,很多癌症儘管原因不明,但與環境、食物和藥物中的各種毒素有關。

熱詞:

  • 工業明膠
  • 百毒
  • 食物
  • 百草
  • 左傳
  • 藥物
  • 雞翅
  • 基因組
  • 喝牛奶
  • 復旦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