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摘要: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相比于前幾次的對話,此次對話無論對於中方還是美方都取得了可觀的收穫,顯示出中美這兩個環太平洋經濟大國的積極態度。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相比于前幾次的對話,此次對話無論對於中方還是美方都取得了可觀的收穫,顯示出中美這兩個環太平洋經濟大國的積極態度。其中,中方承諾努力在2012年底之前降低部分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生活用品的進口關稅,這一政策選項對於美國奧巴馬政府來説無疑是雪中送炭,而對於中國自身來説,則顯示在確立了改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目標後,中國正在積極推進經濟結構向著更有利於民生福祉的方向轉型。(來源:南方都市報 南都網)
在此次中美對話中,美方也向中國做出一個重要承諾,同意考慮向中國放寬民用及高科技技術的出口限制。這是中國在歷次對話中提出的主要訴求,此次能夠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無疑是一個重要收穫。中美雙方向對方做出的這種承諾,達成了積極的互動,一方放寬出口限制,一方降低進口關稅,中國以開放市場換取美國的民用高技術産品,滿足國內消費者追趕世界時尚潮流的需要,而美國則以向中國輸送更多高技術産品來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雙方利益實現的高度一致,建立起了更緊密的經濟紐帶,中美兩國都可以從中收穫自己的經濟利益,這是一種雙贏的選擇。
中國降低進口關稅,美國放寬對華進口限制,是中美兩國共同做出的重大調整,而這種調整之所以能成為現實,也是兩國根據各自國內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作出的積極對策。就中國來説,在過去以GDP為導向的經濟結構中,中國不斷地以積極財政政策來推動投資、消費和外貿“三駕馬車”疾力奔跑,雖然用較短的時間追趕上了世界大國的水平,但這種用政府力量驅導的經濟增長模式也暴露了不少問題,可持續性發展已經面臨嚴重挑戰。在這種情況下,轉變經濟增長模式,用拉動內需來提升經濟已成為當務之急。向美國等經濟發達國家進一步開放市場,有利於向國內消費者提供更多的先進産品,降稅以後,國內消費者可以在國門內以較低價格享受到國外的時尚消費品,
在此次中美對話之前,中國國務院已經提出了促進進口增長的目標,這與以往只是單向追求出口貿易增長有很大不同,顯示出中國做出的這次政策調整是為配合這個總體目標的實現而推出的一個具體步驟。以前對進口産品徵收的高額關稅,導致國內消費者到國外購買奢侈品反而比在國內便宜,在客觀上對國內消費者享受國際市場價廉物美的産品産生了限制。此次中國政府決定降低進口關稅,也表明了中國的稅收思路正在向積極方向改變,減稅不僅能夠促進國外先進産品進入中國市場,更有利於中國消費者享受到與國際接軌的消費生活,從而能夠收到激活、帶動國內消費的效果。
而就美國來説,向中國放寬出口限制,也有利於其改變經濟持續低迷的困境。金融危機以來,儘管奧巴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政策,但收效並不是很可觀,美國勞工部5月4日公佈的非農就業報告表明,4月份美國新增就業為11.5萬個,遠遠低於市場先前的預測,表明美國企業招工速度明顯放緩,美國經濟增長疲軟,而在這背後則反映出美國市場持續有年的萎縮至今尚無實質性的改觀。由於美國的經濟走向在西方世界起著風向標的作用,美國經濟的低迷對全球市場都形成打壓作用,因此,美國急需利用中國這個大市場來為其國內企業打開市場。美國此次對華放寬出口限制既適應了中國擴大進口的需求,對美國自身改變經濟增長疲軟現狀,乃至提升全球經濟復蘇信心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中美兩國此次就進出口貿易向對方做出的承諾,表明中美兩個經濟大國在經濟利益的追求上有很多共同點,因此需要建立起更緊密的經濟合作紐帶。而在這种經濟合作中,無論是中國還是美國,都不能僅僅考慮自己的利益而無視對方的要求。就像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所説,中國的發展對美國而言不是威脅而是機會,因為兩國經濟都在不斷擴張,存在很多機會。經過雙方合作,可以消除彼此的誤解、不信任及誤判。而從根本上説,中美兩國互相向對方做出的這種承諾,在得到落實以後,最終將走向互利共贏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