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揭秘山西能源首富呂中樓:800億國資流失爭議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金融觀察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800億國資流失”傳聞背後兩個富豪PK

  新金融記者 彭俊勇 北京報道

  “侵吞800億國有資産”、“跑路”傳聞、與山西能源首富之間的恩恩怨怨,一次次將沁和能源集團董事長呂中樓推上風口浪尖。

  圍繞著這位有著中國學歷最高的煤老闆之稱的商人,舉報、查賬、辟謠、領導批示、商戰恩怨等等連續不斷上演,當年煤礦改革留下的爭議背後的PK,至今無法塵埃落定。

  ■800億國資“流失”

  手裏的香煙顛了幾下,揉揉,再顛了顛,還是沒有點燃,47歲的呂中樓顯然遇到了人生中的一道坎。

  5月4日下午,北京西三環某酒店,當沁和集團董事長呂中樓坐在新金融記者面前時,關於他逃亡的消息早已甚囂塵上。與此同時,其當年的合作夥伴、今日的競爭對手張新明,因偽造護照非法出境被公安部門通緝的消息同時發酵。

  在山西的煤老闆富豪中,呂中樓以學歷最高和擅長現代企業管理在煤炭行業裏聲名頗著。如果呂跑了,引發的震動絕不限于山西範圍和煤炭行業。

  “只要山西有什麼負面新聞,總有人會把事情牽扯到我身上,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呂中樓抱怨。

  所謂的負面新聞是指山西晉城市正經歷的一場官場“地震”。近半年來,至少4名副縣級以上幹部被“雙規”,被調查的更多達數十人。

  接近案件查辦的人士透露,最先出事的是副廳級巡視員、原晉城市國土資源局局長王有明被雙規,之後原晉城市沁水縣委書記被抓。而呂中樓擔任董事長、黨委書記的沁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正位於沁水縣。

  甚至於在呂中樓潛逃的消息出來後,有人到晉城市政府門前放鞭炮慶祝。

  沁和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部位於山西晉城市沁水縣,2001年在原沁水縣“三礦一站”(三座煤礦,一個煤炭發運站)整合、改制的基礎上成立;公司主營無煙煤、煤化工及金融,董事長呂中樓即是山西沁水人,1994年西方經濟學博士畢業後又回家鄉“做煤礦”,被稱為山西煤老闆中學歷第一人。

  與此相關的最大新聞是,“山西副廳幹部參與侵吞國有資産800億”。意指沁和能源2001年組建時“官商勾結,賤賣了國資”。上述被查官員中數人正是“三礦一站”改制轉讓時的重要參與者,也是“39個老幹部泣血狀告”的主要對象。

  但跑路的消息顯然並不靠譜。新金融記者經證實,呂本人5月2日在公司位於北京市海淀區的某辦公樓裏照常上班。4月份蘭花集團在晉城召開的董事會他也如期參加了,還對其中一項提議投了反對票。

  “這個土地局長的事情跟我沒什麼關係,用這些事情想來搞我。”呂中樓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只要有人出問題就與我聯絡到一起”。

  而知情人介紹,這樣的傳言另有其來由,與山西晉城許多官員被查無關,所有關於呂中樓的消息,與其在晉城沁水從事煤炭行業緊密聯絡。

  在沁水,深埋在底下的煤炭資源是這裡唯一值得炫耀的資本,同時也是當地招商引資的重要載體。

  隨著煤炭價格的持續上漲,曾經被人熟視無睹的煤礦成了各方爭奪的焦點,圍繞著黑色的煤炭,利益之爭從未停止。

  沁水縣地處沁水煤田腹地,2500平方公里範圍內,94%的地區擁有煤炭資源。而在2000年,該縣財政收入僅為7225萬元,為山西省50個貧困縣之一。

  2001年沁水縣正式啟動煤改,把當時的國營永紅礦、永安礦、侯村礦、嘉峰集運站(“三礦一站”)捆綁起來,以凈資産方式出售國有股權,組建集團化公司。

  2001年12月12日沁和煤業有限責任公司組建成立,股權設置為:中國和平(北京)投資有限公司、山西省沁水縣國有資産管理局、中國大通實業有限公司、晉城中嘉煤炭實業有限公司、北京潤新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分別出資1250萬元到500萬元,共5000萬元,分別佔股25%、25%、20%、20%、10%。

  5000萬元註冊資本金,除沁水縣國有資産管理公司以實物出資的1250萬元外,其他外來公司註冊資本金約定可“一年內分三次”付清。剩餘7700萬元,後來約定“4年內收購完畢”。

  很自然地,呂中樓帶來的“4家外地公司以3750萬元購買了1.1億元的國有資産,而且允許其注資延期到位,4年完成全部收購。”成為其“賤賣國有資産”,和“以沁水縣國有資産掙的錢來買這筆國有資産”的根據。

  在當年,煤炭市場價格低迷,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引起太大的關注,呂中樓被認為是“靚女”招來乘龍快婿,卻為多年之後的爭議留下了導火索。

  當地媒體曾經總結了外來資本進入煤礦開採的兩種主要模式,一是來自江浙一帶的私營企業主,另一類是來自北京的投資者,其中呂中樓被認為是“典範”。

  “北京的投資者是隨著沁水縣國企改制由政府引入,江浙的投資者則走的是一條民間市場化的路徑。頗有戲劇性效果的是,北京人在這裡安營紮寨,江浙人卻搭的是臨時帳篷。北京人在這裡轟轟烈烈地進行了産權制度和管理體制的改革與創新,江浙人卻悄悄地扎進舊的體制中運作。”有媒體曾這樣評價呂中樓和他的沁和能源集團。

  當時,呂中樓的眼光和手法與普通意義上的煤老闆有所不同,呈現的結果也差異頗大。“我是1998年進軍的煤炭行業,當時在沁水,一噸煤最低的時候15塊錢,行業全線虧損,我還可以賺到錢。”呂中樓向新金融記者説。

  “那麼低的煤價,他都能盈利,所以當地政府認為他是個人才,主動找他要求合作。”當地人介紹。

  “為什麼起家快,因為他特別懂資本,對經濟走向有判斷。能源價格肯定要漲,而他老家資源很豐富。當時呂自己搞個煤礦,但不大”,呂身邊人士告訴新金融記者,“那時候投資煤礦,傻子才幹。但他在人大讀博士的同學們都是搞經濟的,認清楚形勢。同時融資容易,靠同學幫忙,積累了最初的第一桶金。”

  晉城市某中層幹部曾表示:“呂中樓原來是國家科委的,提前知道了煤價要漲的秘密才回老家買礦的!”

  事實上,晉城當地一些煤炭經營者表示,呂中樓及沁和能源當時參與改制煤礦時,正是全國煤炭連續數年不景氣,已經跌到“谷底”的時候,沁水所産無煙煤,平均噸煤坑口價僅15元。

  經濟學博士經歷顯然為呂中樓在煤炭領域擴張提供了市場預見性。僅2004年,該公司生産原煤242.5萬噸,實現利潤2.7億元,上繳稅收1.56億元。沁和平均每噸煤創稅金,是其他未改制煤礦的4倍多。

  2004年10月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全國煤炭行業企業經濟效益前十佳中,沁和能源榜上有名,而如果以噸煤利潤指標排名,沁和能源位列全國第一。

  沁和集團總經理趙學鋒表示,2011年,沁和能源集團全年共生産原煤483萬噸,銷售收入突破44億元,實現利稅31億元,凈利潤19.5億,呂中樓億萬富豪的頭銜並不浮誇。

  當年,“煤老闆蹲在山頭上,看鏟車挖煤,一鏟子一千,一鏟子一千,心裏很舒服,”被描述為煤老闆的集體寫照,這顯然與新金融記者眼前的呂中樓無關。

  “開始認識呂中樓之前對煤老闆都有炫富啊什麼的第一感覺,呂一改我對山西煤老闆的印象,”有記者這樣評價呂中樓,“他是個書生氣很濃的人,儒商。”

  隨著煤炭價格的暴漲,呂中樓的財富水漲船高是不爭的事實。

  “現在有人説我盜竊國家資産800億,我到現在都算不明白,我公司怎麼算資産都不到80個億,哪來800個億呢?”呂對新金融記者抱怨。

  不管是暴發戶還是儒商,財富受到質疑的環境下,對呂中樓的舉報一直不斷,800億國有資産顯然需要“有個説法”。

  “我不想成為道德標桿,但是做企業非常不容易,有時候,你是個壞蛋,反而沒事,你要做乾淨點吧,反而有事。”

  而據當地人介紹,為了躲避場面上的應酬,呂多數時間“躲”在北京或香港。一接到應酬電話,多以在外地為藉口逃避,這也是呂一直低調的原因。

熱詞:

  • 呂中樓
  • 能源集團
  • 坑口價
  • 潤新
  • 尉遲
  • 山西能源
  • 能源價格
  • 山西財經大學
  • 山西煤炭
  • 能源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