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股票 >

生物醫藥:政策負效應持續7成公司凈利增速下滑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7日 07:3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理財週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生物醫藥行業的“遊戲規則”正在發生著一場翻天覆地的改變。

  這一改變將會是持續和長期的。

  政府在利用一步步體系和制度上的微調設法使整個行業逐步擺脫2006年前,初次醫改的景象:政府在醫保基金支出中投入不足、個人支出在衛生費用佔比過重,“劣藥驅逐良藥”等等。

  2009年,“新醫改”的啟動年。國家近萬億的醫改投入儼然給整個行業打了一針興奮劑。

  2011年,政策密集出臺。新版GMP、醫保付費改革、招標體系改革、公立醫院改革悉數亮相,但指向的目標似乎很明確,就是讓藥價的下降更成為一種常態。

  但這是否意味著生物醫藥行業的前景陰霾密布呢?我們需從其他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在我國,除了化學原料藥擁有出口能力外,其餘藥品的服務對象都在國內。也就説明,生物醫藥行業的發展取決於內需。而內需的提振也正是此輪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關鍵。

  此外,人口老齡化問題會成為生物醫藥行業需求提振的助力之一,而醫保基金支出的增長則是助力之二。

  行業整體利潤增速下滑,化學製劑首當其衝

  化學製劑、醫療服務、醫療器械、中藥、生物製品和化學原料藥是生物醫藥板塊的六個重要子行業。它們在2011年,這個政策收緊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子行業的表現之間出現分化。

  整個生物醫藥行業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4097億,凈利潤350億,但無論是營業收入增速還是凈利潤增速較2010年與2009年都有所下滑。

  165家生物醫藥公司中有89家2011年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落後於2009-2011年的3年複合增長率,佔比達54%;而凈利潤增速下滑的公司的數量更是高得驚人,有118家公司去年的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跑輸”2009-2011年的複合增長率,佔比竟高達71.5%。

  毛利率方面,表現同樣不盡人意。62%的公司2011年的毛利率較2010年有所下降,57%的公司去年毛利率較2009年有所下降。三年毛利率連續下降的公司有54家,佔比約33%。

  行業政策的影響自然難辭其咎。另外,原材料價格和人力成本的上漲也部分促成了此次下滑。譬如,中藥材價格在去年上半年一路高歌猛進,令中藥製劑成本壓力驟增。

  化學製劑公司受政策影響最為嚴重,部分非基本藥物調價、安徽唯低價中標模式以及抗生素的限用使得其在定價和産品需求上都受到抑制。有73%的化學製劑公司去年凈利潤同比增長不及2009-2011年的三年複合增長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有58%的公司去年的毛利率較2010年有所下降。

  諸如生産兒童藥的康芝藥業在去年就經營下滑明顯。不僅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縮減至3.1億,凈利潤更是同比大降97.98%,僅353萬,凈利潤率略超過1%。化學製劑板塊在股市表現也受其基本面的負面影響,跌幅近30%,在六個子行業中墊底。

  舒泰神奪行業“頭把交椅”

  生物製品在國內起步較晚,仍處於導入期,主要包括疫苗、血液製品、診斷試劑和基因工程。

  從毛利率和凈資産收益率來看,生物製品公司2011年的表現在生物醫藥六大子行業中領先。通過加總整個生物醫藥行業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可以得到行業的總體毛利率不過27.6%,而27家生物製品公司的總體毛利率卻達39.3%。

  生物製品公司在凈資産收益率的優勢也頗為顯著。在剔除一些並非因經營優勢而産生的過高異常值後,行業的平均凈資産收益率在12.23,而生物製品公司的平均凈資産收益率高達14.65,在六大子行業中僅次於醫療服務公司。

  生物製品公司的突出表現除了産品本身的優勢,也與行業政策的扶植息息相關。2008年,發改委頒布的《促進生物産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即為這個子行業定上了政府加大財稅支持,加大技術的研發和産業化投入的基調。

  2011年,《疫苗供應體系建設規劃》更是“照亮”了一批疫苗公司的前景。某中型券商醫藥分析師認為,“二類疫苗的機會可能更大些,一類疫苗的市場飽和程度更高”。一類疫苗市場現主要被國有企業壟斷,2010年數據顯示僅有少數品種的供給略有不足。

  位於理財週報財務價值總榜第8名的華蘭生物預計會在今年獲得二類疫苗,AC流腦結合疫苗的生産批件。華蘭生物主營的血液製品,也會受益去年貴州省關停漿站而導致的白蛋白價格反彈以及靜丙、凝血因子VIII的禁止進口。其2011年的凈利潤率為40.1%,資産負債率僅5.6%,2009-2011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25.6%。

  相較華蘭生物,主營業務為注射用鼠神經生長因子的舒泰神的財務數據則更為耀眼,其2011年的凈利潤率達50.7%,資産負債率4.1%,2009-2011年凈利潤複合增長率為85.2%。舒泰神是生物醫藥行業公司得分的“頭把交椅”。

  “以藥養醫”受衝擊,醫療器械受益確定性高

  醫院擁有藥品銷售環節對藥企和消費者的雙向壟斷,“以藥養醫”模式下醫院收入約50%來自藥費。自2010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以來,“以藥養醫”模式將會逐步受到衝擊,實現“藥醫分離”成了長期目標。

  從部分已開展改革的縣級醫院來看,今明兩年的改革方向可能在於提高醫療服務價格,以及藥品的零差率銷售。

  若提高醫療服務價格可以在日後得到大範圍推廣,對醫療器械公司無疑是利好。國內的醫療器械公司主要生産低端器械,但行業總體毛利率也有近40%,並且近3年毛利率的波動也較小,拿榜單中排名較高的樂普醫療和魚躍醫療來説,兩者3年的毛利率分別是82.5%、82.9%、81.7%和35.5%、35.2%、38.2%;整個行業的資産負債率也較低,在20%以下,未來融資進行研發改進設備的空間較大,也有利於逐步推進對外資高端器械的進口替代進程。

  另外一方面,藥品的零差率銷售,醫保付費改革試點的總額預付制等都會使醫院改變原有的經營模式,醫院可能會在日後更考慮“性價比”高的藥品。

  藥企原本重視通過渠道的鋪設、廣告的投入擴大藥品銷售量,而不重視研發和藥品本身的競爭力的模式是否可以長期持續,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數據顯示,2011年165家生物醫藥公司有超過110家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超過1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權威部門曾統計,“十一五”期間,藥企研發投入佔總收入比例不到3%,而重點藥企的這一數字也僅5%。

熱詞:

  • 生物醫藥
  • 華蘭生物
  • 下滑
  • 毛利率
  • 以藥養醫
  • 複合增長率
  • 2010年
  • 藥企
  • 頭把交椅
  • 十一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