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外資參股合資券商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4日落下帷幕的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達成許多重要共識,取得積極成果。其中,中方將通過修改相關規定,允許外國投資者在合資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中持有不超過49%的股份。
“讓人民幣實現市場化,就必須開放金融市場。提高外資參股比例是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重要成果,也是中方舒緩談判壓力的一個途徑。”6日,山東財經大學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李德荃接受經濟導報記者採訪時説。
山東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導報特約評論員張延良和山東財經大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導報特約評論員陳華則表示,此舉對我國證券市場的發展是個利好。
金融市場開放循序漸進
“我國金融市場的開放原則,始終是循序漸進、可控開發、有序進行。這次將外資參股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提高至49%,也是遵循了這個原則。”李德荃説。
2002年6月,證監會頒布《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設立規則》和《外資參股證券公司設立規則》,並從2002年7月1日開始實施,境外股東直接持有和間接控制的股權比例不超過1/3.
2008年,證監會對上述規則作出修改,放寬了外資參股證券公司的限制,但是合資券商中外資持股比例仍保持1/3不變。
由於資本項目沒有完全放開,在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國金融業受衝擊較小,開放的程度低起到了“防火墻”的作用。“但這畢竟是一種低水平的監管。在外部壓力下,參與全球化,加大對金融領域的開放程度,是遲早的事。”李德荃説。
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前提
李德荃表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人民幣的國際化問題。美方認為,中美貿易流通的不對稱,主要問題在於中方人民幣匯率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其中資本項目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度受到限制。要使人民幣像美元一樣成為國際通用貨幣,就必須加大對金融領域的開放,放寬資本項目進入中國市場的程度。“可以説,此次中方提高外資參股合資券商的持股比例,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必要前提。”李德荃説。
他表示,長期以來,外資在合資公司中的持股比例偏低,一直飽受外資從業者的詬病。提高外資參股比例透露出一個信號,為實現人民幣的國際化,今後,我國的金融市場將會逐步完善,進一步加大證券市場的開放力度。
利好國內證券市場
此次,除提高外資參股合資證券公司的比例外,合資公司還可從事股票(包括人民幣普通股、外資股)和債券(包括政府債券、公司債券)的承銷和保薦,還允許合資證券公司在持續經營滿兩年以上且符合有關條件的情況下,申請擴大業務範圍。
“這對國內的證券市場來説是個利好。外資參股比例提高,對注重創新業務發展的合資公司而言,意味著機會,其嘗試創新發展的經歷也會給內資券商提供參考和借鑒。”張延良説。
據了解,由於外資持股比例偏低,導致外資在公司治理方面往往心有餘而力不足。
“比例提高了,對於吸引更多的外資參與、完善合資券商的公司治理結構是有好處的。同時,對內資券商形成衝擊也不是壞事,這種”鲇魚效應“有利於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陳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