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胡堅: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破解之道

發佈時間:2012年05月04日 08:5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胡堅

  去年9月份以來,溫州地區發生了多起因為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産生的企業家“跑路”事件,類似情況也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等其他地區發生。這一情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凸顯出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一直以來的融資困境。

  在資本市場還沒有充分發達到多個層次可以覆蓋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情況下,間接融資即銀行體系的融資應該成為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主要渠道。但各種原因造成了目前銀行體系無法發揮這一功能,這是“溫州現象”發生的根源。

  在一個金融市場充分發達、金融深化到位的地區,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在需要資金的情況下都應擁有“融資便利”,即合法的、方便的和成本可預期的融資渠道。同時,資金充裕的一方,也可為資金找到合理的用途並取得滿意的回報。金融機構在銜接資金的供求方的同時,獲得自己的盈利空間。

  但發生在溫州的情況是,中小企業合法融資無門,中小企業為中國貢獻了70%左右的GDP,但卻不能通過正常融資來獲得發展。國有商業銀行貸款多投向國有大企業、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産市場,明顯“嫌貧愛富”。地方性商業銀行也未能向中小企業伸出援手,它們對於無抵押貸款的利率一般會達到基準利率的2倍,而有抵押貸款只有1.5倍。缺乏抵押資産的中小企業自然得不到地方商業銀行的青睞。

  在合法融資無路可走的情況下,中小企業無奈轉向了民間市場:融資性仲介機構——擔保公司和地下錢莊。這些渠道雖能提供貸款,但是利率卻高得驚人。在溫州,至2010年底,融資性仲介機構數量達到了1879家。來自人民銀行溫州市中心支行的數據顯示,去年9月份,溫州民間借貸綜合利率是25.44%。溫州民間借貸市場規模達到1100億元,89%的家庭或個人、60%的企業參與其中。

  一方面,中小企業的經營者在各項生産成本不斷提高的同時,又遭遇高利貸重負,不得不“跑路”;另外一方面,擁有充裕資金的企業、個人甚至一些國有銀行,開始不務正業,把資金投入地下融資渠道獲取暴利。這就是金融業需求和供給嚴重“不對接”産生的惡果。

  “溫州現象”給予我們的重要啟示是:中國的金融深化和金融改革任務已經迫在眉睫,時不我待。筆者以為,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1)放開民間金融,降低銀行準入門檻,鼓勵競爭。(2)實現利率自由化,允許利率在合理的限度內浮動。(3)完善資本市場,建立多層次的滿足各類企業直接融資需求的市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的融資機會。(4)政府加大對於中小企業的擔保和扶植力度。這樣,“溫州現象”才能夠徹底消失。

  (作者係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教授)

熱詞:

  • 中小企業融資
  • 融資困境
  • 跑路
  • 溫州現象
  • 直接融資
  • 銀行體系
  • 金融深化
  • 溫州民間
  • 資本市場
  • 間接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