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中國稀土資源遭無序開採和賤賣 儲量僅夠10多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7日 15: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在線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漫畫: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

  最近一段時間,一種工業原料──稀土在國際上引起軒然大波,特別是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尤為神經過敏,有的指責,有的謾罵,有的威脅,有的還要訴諸世界貿易組織,個中奧秘何在?(《半月談》2010年第23期)

  無法替代的“工業維生素”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有“工業維生素”美稱的稀土全球年消費量從3.3萬噸增加到10多萬噸。由於特殊的原子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稀土不僅是鋼鐵、有色金屬、石油化工和輕工紡織等傳統産業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而且隨著科技的進步,在光電信息、催化、新能源、激光等高技術和新材料領域中顯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今世界,幾乎每隔3~5年人們就會發現稀土的一種新用途,每四項新技術就有一項與稀土有關。

  神奇的稀土逐步被人類了解、掌握經歷了百餘年的歷史。1890年,奧地利科學家馮 威爾斯巴赫發明了用稀土做的汽燈紗罩,翌年獲得推廣,從此誕生了稀土工業。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們發現:稀土用於石油工業可提高原油處理量和汽油産出率;鑄鐵中加入稀土可改善鑄鐵的性能;煉鋼過程中,因稀土與氧、硫的親和力大,稀土可脫硫、脫氧,凈化鋼液,提高鋼的機械加工性能。從此,石油和冶金成為大量應用稀土的兩大傳統行業。

  近些年來,隨著光纖的發明、光通訊裝置的應用以及電腦、手機的普及,使稀土應用範圍繼續擴大。此外,加入稀土的催化凈化器可以降低汽車尾氣中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以及氧化氮的含量。用於汽車的還有含稀土的防紫外線玻璃、精密陶瓷、發動機缸蓋和電動車用的鎳氫電池、釹鐵硼永磁電機等,使得汽車成為與稀土具有高關聯度的行業。

  進入21世紀,各種電子信息産品推陳出新,液晶彩電、等離子彩電、智慧移動電話、數碼相機、掌上電腦,這些令人目不暇給的數字化産品都應用了稀土永磁材料、發光材料、陶瓷材料、貯氫材料、磁致伸縮材料等新材料,電子信息産業上升為稀土應用的第一大産業。

  中國稀土賣出“稀泥”價

  當發達國家將稀土視為戰略資源的時候,這種物資在中國卻被視為換取外匯的普通商品。中國稀土佔據著多項世界第一: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第一,特別是在軍事領域有重要意義且相對短缺的中重稀土類;生産規模第一,2005年中國稀土産量佔全世界的96%;出口量世界第一,産量的60%用於出口,出口量佔國際貿易的63%以上,而且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大量供應不同等級、不同品種稀土産品的國家。

  以製造業和電子工業起家的日本、韓國自身資源短缺,對稀土的依賴不言而喻。中國出口量的近70%都去了這兩個國家。至於稀土儲量世界第二的美國,早早便封存了國內最大的稀土礦,鉬的生産也已停止,轉而每年從中國大量進口。西歐國家儲量本就不多,也是中國稀土的重要用戶。

  然而,奇怪的是這麼重要的戰略性資源出口,中國並沒有獲益多少。據統計,1990年至2005年,中國稀土出口量增長近10倍,但價格卻下降了50%。雖然從1998年開始,國家啟動稀土産品出口配額制度,但低價出口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扭轉。在全球高科技原材料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情況下,我國稀土出口價格甚至不升反跌。據統計,1990年我國出口中、低檔稀土産品6100噸,平均每噸價格為1.36萬美元;2009年,我國共出口稀土冶煉分離産品3.61萬噸,比上年增長約16.67%,出口金額3.1億美元,每噸平均價格僅約8959美元。業內人士痛心地説,稀土居然賣出了“稀泥”價。

  保護資源刻不容緩

  稀土的無序開採和賤賣大大損害了中國自己的利益。正是在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後,中國政府從2006年開始停發新的稀土礦開採許可證,並對開採實行指令性計劃。與此同時,中國還逐步加強稀土行業的集中度,達到保護資源和環境的目的。去年全球稀土需求量在13萬噸左右,中國出口7.28萬噸左右,佔據了其中的56%,份額稍有減少。

  保護稀土資源不僅是當前的緊迫需要,更涉及子孫後代的長遠利益。

  首先,中國近年為全球貢獻95%以上的稀土需求,這種狀況如果繼續下去,那麼,中國的稀土儲量僅能維持15年至20年,以後中國就要完全依賴進口。

  其次,稀土中有效元素含量太低,所以得名稀土,而要把這些微量元素提取出來需要使用大量化學藥劑,經過十分複雜的化學程序,還要大量用水,而最後排出的廢水包含了近百種化學藥劑,處理起來代價昂貴。在中國,每提取一噸稀土資源就會留下1500噸的尾砂污染。

  被稱為中國“稀土之都”的包頭市,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許多稀土中小企業根本沒有環保設施,隨意排放“三廢”,稀土廠污水一度污染了包頭市東河區飲用水在黃河的取水口。在中國南方稀土産區,由於稀土礦含量低,提取時土石開採量特別大,每産一噸稀土氧化物産生尾礦多達2000噸~3000噸,造成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當地生態遭到破壞。

  莫把經濟問題政治化

  在中國著手治理混亂的稀土開發和銷售市場後,一些長期依賴低價稀土的西方國家坐不住了,稀土已成為發達國家外交甚至首腦會談中的重要話題。

  美國國務卿希拉裏 克林頓前不久在與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會晤時説:“整個世界都必須尋找額外供應,以保護這些材料所滿足的重要生産需求。這些元素不只對日本和美國重要,它們在所有國家的工業生産中都很關鍵。”

  一些西方國家甚至提出要在世貿組織控告中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10月中旬揚言,中國限制稀土出口等政策可能會對美國國內的新能源相關産業造成不良影響,美國基於《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已展開調查。如果情況屬實,中方將涉嫌違反世貿協議。歐盟、美國和日本還在印度、越南、蒙古和澳大利亞等地尋求稀土供應的可能性。

  西方國家在稀土問題的神經過敏引起了中方的關注。商務部長陳德銘11月5日在巴黎駁斥了西方媒體針對中國稀土出口的不實報道,並指出,中國政府一個加強環保的舉措在經一些媒體炒作之後,竟被演繹成“政治事件”。他説,作為一種礦産資源,稀土是不可再生的,全球儲量有限,中國希望未來能尋找到一個替代稀土的辦法或資源。溫家寶總理前不久在布魯塞爾發表演講時強調:“對稀土加以管理和控制是必要的,但絕不會封鎖。中國不會把稀土作為討價還價的工具,我們的目的是為了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半月談記者 楊駿)

熱詞:

  • 磁致伸縮材料
  • 鋼液
  • 貯氫材料
  • 稀土資源
  • 稀土應用
  • 無序開採
  • 稀土産品
  • 稀土行業
  • 賤賣
  • 開採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