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以“人道、博愛、奉獻”標榜的中國紅十會,由郭美美事件引發的信任危機還沒有消退,最近一起離奇的捐贈又在上演。不到200塊錢的劣質自行車標價700多,“硬捐“給了富得流油的大型國企。需要救助的沒管,不需要幫助的硬捐,紅十字會圖的是啥?
這次社會對紅十字會産生質疑的導火鎖是自行車。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專項公益基金--“仁愛基金”,通過其下屬的“志願者工作辦”陸續向陜西捐贈了上萬輛自行車。這些自行車沒有給貧困人群,而大多是捐給了大型國企和一些地級市的老幹局。
紅十會想的真是週到:擔心這些富人坐私家車坐久了影響健康,給這些“困難戶“送自行車,讓他們平時多騎車鍛鍊身體,但沒想到送的卻是質量低劣的破車,結果花了錢還沒落好?“沒動過,連看都沒有看一眼”,“送人沒人要,賣也不值錢,如今放在家裏佔地方,反而成了負擔“,“50塊錢賣了都沒人要”,西飛公司工會副主席王豐説,“此次捐贈,並不是公司請求志願辦捐的,而是志願辦主動來找工會要求捐的。“對於仁愛基金的捐贈,受捐者普遍不領情。
據報道,“仁愛基金”志願者工作辦2010年就在陜捐贈,開始捐贈物品主要是米麵油等生活必需品;而2011年至今,換成了自行車和救護車。2010年以來,共捐贈14950輛自行車、13輛救護車、以及至少180萬元的生活必需品。部分流向地級市的老幹局,大部分流向陜煤化集團、延長石油集團等大型國企。
“仁愛基金“是紅基會下屬一項專項公益基金,主要用於助學、救助社會弱勢群體、改善貧困地區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以上單位從哪條看也不像能滿足條件的。本該是為弱勢群體提供物質幫助的慈善機構,為什麼要違背其宗旨,救助這樣的”弱勢群體“?為什麼受捐企業職工還不領情?
“車子騎了沒兩下就爆胎了,誰還敢騎它?”西飛職工一語道破。事實上,被紅十會稱為每輛價值728元“弗思特”自行車,實際的市場價最高不到200元。而據“仁愛西部”網站顯示:“仁愛基金”2010年以來,總共捐贈14950輛自行車,按每輛500元的差價粗略算來下,有近750萬的差價。購車時,不簽訂合同,也不要票據;捐贈時也不要收條。這裡面是否有暗箱操作?是否有人試圖渾水摸魚挪用善款?
“仁愛基金”作為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慈善組織,善款的主要來源是社會捐贈,更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社會責任,將有限的善款合理分配使用,善款的最終流向應該與捐贈人的意願一致。將將社會募捐換成自行車“捐”給了大型國企和一些地級市的老幹局,不僅有違“救助社會弱勢群體”的初衷,也會使紅十會的信用危機再度發酵。
一個社會認可的慈善機構,才是一個合格的慈善機構。紅十會接連陷入信用危機,表面上看我們的慈善機構財務不透明,管理不規範,但深層次的問題是整個慈善業制度存在缺陷。
目前我國對於慈善組織的相關法律法規、政策尚不健全,也沒有專門針對慈善組織進行規範的法律條文。只有極少數國字號慈善組織獲得政策認可,有權開出被政策認可的捐贈證明。這種制度障礙造成的壟斷,導致目前被認可的慈善組織,運行效率差,財務不透明,行業自律性低,社會監督的約束力弱,造成了一些腐敗現象,嚴重影響了慈善機構的公信力。
一個行業要想發展,必須有相應完善的法律制度給予保障和完善,因此,推動慈善行業立法,積極發展民間慈善機構,通過引入競爭推動行業規範,同時借鑒香港經驗引入第三方機構做等級評判,將是提升慈善事業發展,提高行業公信力的有效途徑。
(任宇 撰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