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保薦機構怎能成“化粧師”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25日 07: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解放網-解放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蔣婭婭

  香港證監會日前對兆豐資本(亞洲)有限公司開出了一張“天價罰單”:撤銷其保薦人牌照,並罰款4200萬港元。對兆豐資本而言,4200萬港元的錢財損失或許是小事兒,保薦市場的永久 “禁入”,則是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

  事情緣起:兆豐資本保薦上市的洪良國際,上市僅3個月即出現業績大變臉。經香港證監會查實,洪良國際在其招股章程中誇大各項盈利指標,而兆豐資本作為保薦人並沒有履行盡職調查的義務,使得洪良國際實現了造假上市。雖上市僅3個月,洪良國際就被勒令停牌,但其業績大變臉,已然給投資市場帶來極大風險,給投資者造成不小損失。既然沒有盡到保薦人的職責,兆豐資本在此事中難辭其咎,被開“天價罰單”亦是無話可説。

  然而,反觀內地股市,洪良國際所謂的“業績變臉”,或許已是常見,且變臉幅度之大、速度之快,更是洪良國際所不能及的。例如“變臉王”漢王科技,2010年3月3日上市,當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0002.38萬元,同比增長104.98%。但説變就變,從第四季度開始,業績就急速下滑,四季度公司甚至出現1212.22萬元的實際虧損。時隔一年,公司再曝巨虧,2011年全年虧損4.34億元,業績下滑幅度高達665%,可謂驚人。又如今年3月16日才上市的茂碩電源,上市後僅7個交易日,就發佈了今年一季度業績預減公告,成為史上業績變臉最快的新股。在此之前,也不乏國聯水産、啟明星辰等公司,均在上市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宣佈虧損。

  筆者以為,上市公司業績變臉如此之快,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發行材料“水分”大,誇大自身盈利表現,隱瞞業績下滑風險。這樣的上市,對投資者而言,就是一種造假。這背後,保薦機構、保薦人薦而不保,因為扭曲的利益價值觀,反而更熱衷於站在發行人的立場,扮演“化粧師”的角色。這樣的保薦,對投資者而言,也無異於欺騙。

  回到兆豐資本所謂的“難辭其咎”,在內地很多保薦機構身上都發生過,且一家機構不止一次。如2011年,安信證券共擔任8家IPO公司的保薦機構,結果近四成公司業績變臉,這使得安信證券保薦能力和責任感備受質疑。但質疑歸質疑,包括安信證券在內的這些保薦機構無一例外,仍然繼續享受著保薦市場高額的利潤“蛋糕”。即使有觸及監管“紅線”,受到監管部門懲罰的,也不過是“3-12個月內不受理保薦代表人負責推薦項目”,保薦機構總能置身事外。相比兆豐收到的“天價罰單”,這樣的懲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也起不到任何震懾作用。

  當前,內地股市正值上市公司2011年年報、2012年一季報披露進行時,上市公司業績變臉者仍頻頻出現。香港證監會對於兆豐開出的這張“天價罰單”,如期而至,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期待我們的監管者,能夠從中學到一些有益的經驗。

熱詞:

  • 保薦機構
  • 化粧師
  • 洪良
  • 天價罰單
  • 保薦人
  • 兆豐
  • 香港證監會
  • 上市公司
  • 證券
  • 蛋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