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2D大片轉3D製作費用200萬美元起
中國目前有2400塊立體銀幕,為全球第二大立體電影國,3D電影缺口巨大
馬可佳
3D版《泰坦尼克號》上映7天后中國票房輕鬆突破5億。導演卡梅隆告訴媒體,《泰坦尼克號》的3D轉制,投入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這其中包括60周時間、300多名科技人員和高達1800萬美元的成本。
隨著動畫片《大鬧天宮》3D版的上映,在最近1年多的時間,國內2D轉3D電影産業迅速擴張。
“這和立體銀幕的數量有關。” 福豐達影視科技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福豐達”)副總經理劉志鵬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以美國市場為例,美國擁有普通銀幕數24000塊,立體銀幕數5000塊,二者數量之比為4.8:1,而兩者的票房收入卻為1:1。這説明立體電影的市場號召力遠遠高於普通電影。但是在美國,每年立體影片的拍攝能力僅為24部,而市場對於立體電影的放映需求達到了150部至170部。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需求,一方面是巨大的市場缺口。這只能靠2D轉3D影片來彌補。”
快速崛起
“2D轉3D電影在美國快速發展才剛剛開始,而中國接觸這個概念大概只有1年的時間,但整個産業飛速發展。”劉志鵬告訴本報。
福豐達成立於2004年,2006年開始涉足立體影視行業的研發和隊伍組建,2010年開始接觸2D轉3D業務,並擁有了多項專利技術,年製作能力在2000分鐘,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的2D轉3D公司。福豐達和好萊塢多家影視公司有過相關合作,與3D大片《阿凡達》的技術團隊也曾有過合作。
在劉志鵬眼中,國內外的電影市場和電視市場2D轉3D技術的前景十分廣闊。
實際上,自去年2D轉3D的《獅子王》重映攬獲1億多美元的票房後,許多大片都在排隊轉制重映。今年3D版的《星球大戰前傳1:魅影危機》已經在北美和中國香港上映,導演喬治 盧卡斯透露《星球大戰》六部曲都將進行3D修復。迪士尼旗下的《美女與野獸》、《海底總動員》等多部動畫片也都在轉製成3D 版本,將於今明年重映。
“國內轉制3D尚在起步階段,比如《大鬧天宮》、《龍門飛甲》等等,儘管如此,該類電影在中國的發展前景也十分可觀。”
2011年中國內地上映的3D電影總共超過了30部,其中14部票房過億,總票房超過50億元,幾乎是2010年的兩倍,約佔全年總票房的40%,成為托起131億票房的最大功臣。此外,中國目前擁有立體銀幕數2400塊,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立體電影國。
劉志鵬説:“2D轉3D技術在電影産業中主要有三項用途:一是具有3D商業價值的2D版本的老電影或電視劇;二是在新拍攝的電影中,有一些場景是立體拍攝不易達成的,比如高速的航拍、微距拍攝等;還有一類就是因為專業的3D拍攝器材成本高昂,利用2D轉3D技術可以降低成本。”
打開局面尚需時日
儘管2D轉3D是一個新興行業,但行業伊始就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
“目前最大的生産方(需求方)在北美,主要是美國。而目前美國、中國、俄羅斯、印度都在爭取這塊市場。” 劉志鵬表示,中國在2D轉3D行業相較美國起步晚,公司規模較小。
據介紹,目前規模較大的福豐達大約有員工300人,而另一家粗具規模的企業創圖視維員工在百人左右。該公司此前製作3D動畫片《麋鹿王》和3D電視劇《西遊記》。
“國外很多電視臺收購立體影片的價格很高,而中國因為市場剛起步,很多電視臺收片時參照普通影片的收購價格。”在2D轉3D影片的費用上,劉志鵬稱,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比如《泰坦尼克號》因為拍攝時間較早,還是膠片拍攝,中間涉及“膠轉磁”技術,價格就比較高昂。而有些數字電影,原來製作就比較清晰,轉3D的價格也較低。總的來説,100分鐘的電影大片,轉3D的製作費用在200萬美元到1000萬美元之間不等。
儘管目前國內電視臺和影視公司尚未完全打開局面,但相關公司運營情況良好。根據公開消息,福豐達2011年銷售收入達3000萬元,2012年預計約為1.4億元。對此消息,劉志鵬表示“不方便透露具體業績”,但也表示2011年收入超過千萬量級。由於該行業的飛速發展,到年底,福豐達有望達到1000人規模。
此外,劉志鵬同樣看好電視中的立體頻道,據悉,目前國家已經審批通過了10個立體頻道,節目需求量十分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