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全世界驚訝地發現,世行將迎來歷史上第一位醫學專家出身的行長。
醫學專家出任行長受質疑
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這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以至於有關他的名字的中文翻譯最初出現了幾個截然不同的譯法,比如金勇、金辰勇、金永吉,最後世行給了一個統一中文名“金墉”。與此前盛傳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前白宮經濟顧問薩默斯等熱門人選相比,金墉堪稱從未被人提及的“黑馬”。
52歲的金墉現為達特茅斯學院校長,此前他曾擔任哈佛大學醫學教授,也曾任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顧問,而關於經濟方面的背景近乎空白。此前有媒體報道稱,金墉本人曾承認自己在三年前就任大學校長之前,對對衝基金一無所知。就任校長後用兩天時間惡補了金融方面的課程。而這樣的經歷也被反對其出任世行行長的人們抓住把柄,認為其根本不具備入主世行的基本素質。
美壟斷局面開始鬆動
此次世行行長爭奪戰因為出現了兩位來自新興經濟體的候選人而更添玩味。雖然尼日利亞財政部長恩戈齊 奧孔喬 伊韋拉和哥倫比亞前財長何塞 安東尼奧 奧坎波都是業界頗有威望的經濟學家,相較金墉的經濟背景都更加“殷實”,但無奈戰場上的主動權長期掌握在美國手中,這也就成了一場不公平的競賽。
9日-11日,三位候選人輪番接受世行面試,而很明顯這僅僅是世行的一場演出,幾乎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結局:作為惟一一個在世行擁有否決權的國家,美國人一直霸佔行長一職,大權從未旁落。雖然參與“演出”的兩位龍套演員和世行行長一職並未結緣,但他們的出現讓更多國家意識到,美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的壟斷已經不合時宜。正如美國康奈爾大學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德所説:“雖然舊秩序又一次贏得勝利,但這可能是其最後的歡呼。現在已經逼近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實際經濟産出中貢獻一半的時刻。它們已經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推動力量。更重要的是,發展中國家代表著70億全球總人口中的60億人口。”
醫學背景有助新角色
儘管金墉獲得了美國總統的提名,並最終當選世行新行長,但許多人對他的資格表示質疑。他們稱,金墉的當選是由於政治原因,而非本人的才能。
對於質疑,當選後金墉表示,雖然他可能缺乏政治技巧,但他的醫學背景會幫助他承擔好新的角色。他解釋道,他在發展中國家工作超過25年,在發展中國家應對艾滋病、減少肺結核影響等方面表現出色,獲得了非常多的讚譽。
“我是一個醫生,醫生的工作不是從某種主觀意識出發的,也不是從某種政治觀點出發的,而是從實際情況著手的,”金墉説,他會考慮到各個地區文化、社會的不同特點,以確保世界銀行的各個方案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如果我們能專注于現實的跡象,更能夠根據當地的情況採取基於事實的創新,我想我們可以做得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