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金墉當選世行新行長 結果受到多方指責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18日 08: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信息時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儘管面臨巨大爭議,世界銀行執行董事會昨日仍然不出意料地決定,選擇美籍韓裔醫學專家金墉出任世行第12任行長,接替即將於今年6月30日離任的佐利克,世行行長一職再次落入美國候選人之手。

  此金墉非彼金庸。與以往金融界提名習慣不同,金墉出生於韓國,5歲時隨家人搬到美國,這位52歲的常春藤名牌大學達特茅斯校長是前任世界衛生組織艾滋病研究所所長。

  世界銀行成立於1945年12月27日,行長一直由美國人擔任。而其姐妹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一直由歐洲人管理。有分析認為,在2011年卡恩突然辭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職務時,美國曾支持法國人拉加德接任。作為回報,金墉得到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支持,得到了世行行長的職務。

  然而,最近幾年世界銀行面臨的“被美國、歐盟雙頭壟斷”的指責越發強烈。世界銀行執董會因此遵循2011年批准的行長甄選程序,在世行歷史上首次提出多位候選人參選,也讓各國對於此次世行行長人選倍加期待。此前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曾呼籲,中國應力爭推舉世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擔任世行行長,呼籲美國放棄其世行行長人選。李稻葵認為,“擁有一位來自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有能力的行長而非來自美國的行長,這樣做更符合世界銀行的使命。”

  不過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儘管金墉將由此成為歷史上首位亞裔美國人擔任的世行行長,但世行新行長仍然來自美國。李稻葵表示對這個結果不意外,他在微博寫道:“畢竟投票權如此分配。考慮到中美戰略關係,中國執董都有可能投了支持票,給定大格局,也只能這樣。正因如此,中國學者應該有聲音,也是為今後的變革努力,儘管這樣做對個人有成本,未來5年,世行不太會找我幹什麼了。”

  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結果也受到了多方指責。由新興經濟體提名的金鏞的唯一競爭對手——尼日利亞財長伊韋亞娜在會前卻公開抨擊評選制度不公,稱投票由政治力量主導,個人功績根本不獲考慮,“這涉及到政治砝碼和權力分配,因此美國勢在必得。”

熱詞:

  • 世行
  • 金墉
  • 當選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艾滋病研究所
  • 權力分配
  • 金庸
  • 校長
  •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
  • 名牌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