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本報訊(記者 陳晴)花幾千元買的金飾竟摻了水份?近日,陜西和山西的老鳳祥先後曝出金飾産品質量問題,引起眾人關注。對此,許多消費者納悶了:要怎樣才能分辨金銀的成色呢?
昨日,武昌一家回收金店老闆劉先生告訴記者,在武漢,也有部分金店有成色不足的現象,例如在金飾品的接口處,用18K金充當足金。“如果購買耳釘等小物件,可能一半都是18K金。”
他建議,消費者可以從三方面鑒別金銀:
一是看顏色。他介紹,70%以上成色的黃金首飾色澤黃中帶青,80%以上成色者基本是黃色,而只要成色達90%以上,包括我們常常説的九九金、九五金,色調明快,沒有任何黑、灰、藍混合雜質。而白銀,高成色的白銀首飾,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而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二是掂重量。劉先生説,金子質重,看起來同樣大小的首飾,金子往往比銀子和其他金屬重好幾倍。而銀子,儘管比金子輕,但比鋁等還是要重些。
三是聽聲音。成色高的黃金首飾,擲於水泥地聲音很悶,並有聲而無韻,並不回跳。相反,如果摻雜了別的金屬,聲音可能比較脆,稍有回跳。與之類似,成色高的銀飾品比重也很大,拋在臺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比重要小,拋在臺板上能彈起很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這些方法只對成色水分很大的才有效,例如鍍金鍍銀冒充純金純銀等。”劉先生提醒,若是用18K金冒充足金,或者足金冒充千足金等,還是要通過專業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