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江西全省稀土收入329億 贛州一地治理費用380億
工信部稱稀土污染代價觸目驚心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將對稀土繼續實施高壓管控措施
“環境治理並不是我們用來提高稀土價格的藉口!”面對國外對我國稀土政策提出的種種質疑,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4月8日“稀土協會成立大會”上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詳細闡述了稀土污染“巨大黑洞”。他表示,我國稀土開採付出的代價觸目驚心,初步測算,僅贛州一地因為稀土開採造成的環境污染,礦山環境恢復性治理費用就高達380億元。
而這僅僅是稀土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的“冰山一角”。蘇波告訴記者,目前稀土私採亂挖、浪費資源、走私等情況依然猖獗,國有企業稀土開採的噸回收率僅為60%,大型的民營企業回收率只有40%,一些私採亂挖的礦山甚至只有5%,稀土資源被大量浪費,並由此引發巨大環境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北方稀土龍頭之稱的包鋼稀土,其環保審核至今仍未達標。近日,環保部污防司發佈第二批基本符合環保要求稀土企業名單,共有41家稀土企業已經基本符合環保要求,但是,仍未見“包鋼稀土”出現其中。
今年3月底,蘇波曾代表工信部率隊前往贛州進行調研,當看到因為稀土開採帶來的環境污染,讓他的心情十分沉重。“過去是用草酸直接掀開植被進行開採,現在是用原地浸礦法,向山表皮下的礦層注入大量硫酸氨,再把吸附稀土離子置換出來,1噸氧化物的開採需要注入7、8噸的硫酸氨,而這些有毒的溶液長期殘留地下,一旦污染地下水資源後果不堪設想。”蘇波對記者説。更令他擔憂的是,目前稀土開採帶來的環境污染並無成熟的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數字遠遠超過了稀土開採所獲得的經濟收益。《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江西有關部門獲悉,截至2011年底江西省稀土企業51個,全年稀土主營收入329億元,利潤為64億元,而這一利潤已經居稀土行業首位。相比較前幾年的低價賤賣,這一利潤水平,已經是稀土價格上漲4倍後帶來的結果。另一方面,從最有行業競爭力的稀土大集團來看,包鋼稀土在內的13家稀土上市公司公佈了2011年年報,共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0.75億元,儘管較上年24.38億元的規模增長1.15倍,但是仍然無法和上述數字相提並論。
事實擺在眼前,“得不償失”無疑是對稀土行業近年來發展最好的總結。記者了解到,中國國內稀土界素有“南贛州、北包頭”之説,在重稀土資源豐富的贛州,稀土開採一度使用的池浸工藝被稱為“搬山運動”——先砍樹後鋤草,然後剝離表層土壤,所到之處山體植被都會遭受難以修復的破壞。另外,浸出、酸沉等工序産生的大量廢水富含氨氮、重金屬等污染物,嚴重污染飲用水和農業灌溉用水。在包頭,雖然輕稀土為主的稀土礦開採過程對環境的破壞力相對較小,但礦石的分離和冶煉過程仍不可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
鋻於稀土資源的稀缺性和極高的戰略價值,關於稀土的博弈從未真正平息,針對近日美國、歐盟和日本就中國稀土出口管控措施提起訴訟和種種輿論責難,蘇波對記者坦言,我國稀土為全球做出了巨大貢獻,也付出了沉重代價,環境污染的現狀足以證明,我國實施重拳整治稀土行業非常必要,一些國外機構和學者認為,我國對稀土進行嚴格管理是壟斷資源獲得鉅額利益,我們並不認同。
“我們將會對稀土行業繼續實施高壓管控態勢。”蘇波表示,工信部今年將會同其他主管部委,繼續整頓稀土行業秩序,今年將重點打擊非法開採、生産、黑市交易、出口走私等違法違規行為。對稀土資源執行更嚴格的保護性開採政策,停止受理新的勘查、開採登記申請,停止核準新建冶煉分離項目,禁止現有礦山和冶煉分離企業擴大生産規模。
蘇波説,將充分運用法律手段規範稀土開採、生産和出口秩序,儘快出臺實施稀土生産許可證管理辦法、稀土礦産品收購資質管理辦法等。
另一方面,稀土大規模兼併重組也將啟動。蘇波告訴記者,中鋁公司、中國五礦、中國有色、包鋼稀土、贛州稀土等企業已經先行一步,在自己所能及的範圍之內進行了兼併重組,這些工作已取得階段性進展。工信部將推動加快組建大型企業集團,以現有稀土生産規模較大的骨幹企業為主體,以資産為紐帶,按照市場規則,抓緊組建大型稀土企業集團。
記者 楊燁 梁倩 李美娟 北京 江西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