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以可持續發展綢繆“未富先老”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9日 08:0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國際金融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我們對‘未富先老’這一判斷尚缺乏共識,相應的防範和綢繆還很滯後,決策也常常遊移不定,防範老齡社會的政策措施常常讓位於其他看起來更現實更緊迫的目標。”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是“老齡化與健康”。這是1950年以來世界衛生日第一次關注“老齡化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印證著,作為近些年的發展趨勢之一,老齡化已成為世界性話題。不僅要從健康方面對老齡化的到來作出安排,更要從人口政策和經濟發展角度給出預案。

  這絕不是危言聳聽。專家預計,中國將在2026年至2027年進入“老齡社會”(65歲及以上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上升到14%)。截至2011年末,中國大陸有1.23億65歲及以上老人,約佔總人口的9.1%,規模超過歐洲老年人口總和。到2050年,中國80歲以上高齡老人將佔65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三成,勞動力人口與老年人口比將由2000年的10:1下降到2.8:1。中國老齡人口全球第一已非虛言。並且,中國過渡到“老齡社會”只需用25年左右,而法國完成這一過程用了100多年。

  可現實是,中國還是個未富起來的發展中國家,還沒有為迫在眉睫的“老齡社會”做出相應的準備。輿論界紛紛用“未富先老”和“未備先老”來形容。“先老”,則可能推遲甚至阻礙預期中的共同富裕目標;對此準備不夠充分,更是讓共富的目標變得飄渺。而現實卻是,我們對“未富先老”這一判斷尚缺乏共識,相應的防範和綢繆還很滯後,決策也常常遊移不定,防範老齡社會的政策措施常常讓位於其他看起來更現實更緊迫的目標。

  現實留給我們思考和遊移的時間卻越來越少。我們除了要儘快調整認識、形成共識外,更要儘快確定調整目標和方式。換句話説,我們不僅要認識到“未富先老”即將成為現實,更要認識到該採取哪些措施來應對。這其中,最直觀的問題即是養老問題——2億左右的老年人,需要的是大量的財力、人力和物力支撐,需要的是大量的醫療和健康資源做後備。老齡問題將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結構、文化娛樂以及生活方式等。

  更重要的是,我們要跳出就養老問題談養老問題的思維模式,採取宏觀的和歷史的視角來觀照“老齡社會”問題,比如站在經濟和社會的緯度,思考未來的發展問題。養老問題,必須靠也只能靠可持續發展來解決。沒有穩步的可持續發展,老齡社會的養老問題帶給國人的將是難以想象的災難。思考可持續發展問題,我們認為,落腳點應該放在老齡社會後的人口動力如何得以持續上,放在適齡人口缺乏的替代方案上,放在尋找新的經濟增長方式上。

  更詳細闡述,人口動力得以持續的保證,是適齡工作人口的數量能得到適度的穩定。要確保十多年後適齡工作人口不大幅度降低,調整現有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策已迫在眉睫,建立全球範圍內的人才使用政策也應提上議事日程。適齡人口的替代方案,更需要現在即未雨綢繆,通過發展科技替代,是個不錯的方向。新的經濟增長方式更要權衡資源與環境,站在全球化的視野,突破現有地理邊界的思考,也應給予鼓勵和引導。

  一句話,“老齡化”問題,應該被納入國家的下個十年整體發展規劃範疇,要跳出單純的養老問題,從發展角度思考問題,以發展來解決問題。

  

熱詞:

  • 老齡社會
  • 1950年
  • 未富先老
  • 養老問題
  • 綢繆
  • 可持續發展
  • 世界衛生日
  • 經濟增長方式
  • 勞動力人口
  • 適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