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債市互聯互通 解困實體經濟融資難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7日 07: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製成立暨第一次會議的召開,使割裂了14年之久的銀行間債市和交易所債市,真正的步入了統一互聯時代。這一變革將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滿足處於轉型期的中國企業的投融資需求。

  自1997年商業銀行退出交易所市場後,國內債券市場被分割為銀行間市場與交易所市場。隨著近年來債市高速成長以及實體經濟的需求,割裂的債市已經成為直接融資的短板。2010年10月,央行、銀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上市商業銀行在證券交易所參與債券交易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商業銀行重返交易所試點終於落地,但由於諸多配套問題尚未解決,目前的互聯互通難言順暢,作用有限。

  有評論人士認為,中國債券市場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市場的嚴重割裂。如果這個問題不及時解決,用不了多久,中國的債務危機可能不會小于歐債危機。因此,建立統一互聯的債市將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由此,推動國內債券市場的統一互聯在部委、機構間形成了共識。2011年11月18日,郭樹清就任主席之後的中國證監會就高調宣佈,將積極推動我國債券市場統一監管,推動我國債市規範統一,包括統一準入條件,統一信披標準,統一資信評估標準,統一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統一投資者保護制度,減少市場分隔,推動建立統一互聯的債市。

  隨後,證監會已正式發文成立債券辦公室,未來將推進股債審核分離。與此同時,在證監會推動下,深圳證券交易所開始著力推進創業板私募債試點,上海證券交易所則相繼推出了上證債券信息網、債市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制度和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控制指引。不僅如此,高收益債券也在各方的積極推動下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公司信用類債券部際協調機制的成立非常具有針對性。

  來自證監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6月底,境內公司類信用債券佔全部債券存量的21.68%,遠低於利率産品的佔比。在公司類信用債券中,交易所債券市場發展嚴重滯後。

  證監會在今年的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提出,顯著提高公司類債券融資在直接融資中的比重。要適應實體經濟發展提出的多元化債券投融資需求,穩步擴大債券市場規模,推進産品創新和多元。根據債券品種進行分層分類管理,建設多層次債券市場,形成嚴密合理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

  2011年以來,證監會通過簡化審批力促公司債擴容。業界專家稱,提高發審效率、豐富和規範市場投資主體等配套制度的推出,均有利於交易所債市的擴容,而市場規模的擴大,流動性的提升,也是進一步推動産品創新、銀行間與交易所市場互聯互通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2年第一季度例會提出,要繼續發揮直接融資的作用,更好地滿足多樣化投融資需求,推動金融市場規範發展。

熱詞:

  • 實體經濟
  • 互聯互通
  • 交易所債市
  • 證監會
  • 質押式回購
  • 債券市場
  • 融資難
  • 交易所市場
  • 股債
  • 直接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