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德國是世界上最早研發、利用太陽能的國家之一,新能源技術和應用長期以來領先全球。然而近些年,德國的光伏産業發展卻遭遇了尷尬和難題。以世界最大太陽能電池製造商之一:德國Q-Cells公司為例,本週它向法院提交了破産申請。
去年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後,德國政府迅速順應民意,及時關停了數個老舊核電站並且重申了2020年全部推出核能,重點發展以太陽能、風能等為代表的再生能源戰略。對岌岌可危的太陽能戰略行業來説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利好消息,不過當時就有經濟學家認為,這是迴光返照,不過是給一個重病纏身的人打了一針興奮劑,挽救不了德國太陽能産業逐步沒落的命運,很快短暫的回暖之後德國新能源板塊再次進入了下跌的快車道。以Q-Cells為例,僅4月2日當天就狂跌了40%,短短幾年內從最高時的過百歐元縮水到今天的12歐分,由當初的財富製造者變成了不折不扣的鈔票粉碎機。德國光伏産業三巨頭的Q-Cells在融資無門、得不到國家財政援助又無法和債權人達成妥協的情況下,苦苦掙扎後終於在4月2日向法院遞交了破産申請。
德國的國土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為了彌補先天不足,德國政府制定了很多優惠和鼓勵政策,比如對太陽能發電進行財政補貼,國家高價回收可再生能源電力等等,尤其在施羅德紅綠政府期間推出大量扶持政策,使得德國新能源行業如雨後春筍規模不斷擴大,迅速成長為能夠影響市場的知名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確立了不可撼動的國際地位。然而默克爾政府對新能源的關注顯然是不如施羅德政府,國家鮮有後續政策出臺,並且對徹底告別核能採取矜持的態度,新能源行業非但沒有得到更多的優惠和扶持,反而年初政府減少了對新能源的補貼,對早已深受金融危機影響的太陽能産業來説無疑是雪上加霜。
Q-Cells事件不是一個企業的破産而是一個行業的沒落,歸根結底,這些德國企業走到今天這一步主要是盲目擴張和對競爭對手的不夠重視,當然很多企業包括德國媒體很願意把企業推到中國企業身上,比如説週二晚間德國某電視臺在報道中就説,中國企業的超低價格破壞的公平競爭,中國政府對太陽能産業提供大量補貼等等。我們先不説德國新能源産業也得到國家的補貼,中國的生産成本要比德國低得多,而且産品質量毫不遜色于德國同類産品,可以説是物美價廉,那麼這樣的産品當然受到市場的歡迎,過去靠打質量牌取勝的德國産品顯然是已經被競爭者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後起之秀趕上甚至是超越。(《全球華語廣播網》德國觀察員薛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