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百老匯在美劇裏找尊嚴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7:55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外灘畫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百老匯對美國本土觀眾的吸引力大不如前,遊客所佔觀眾比例已超過60%。而在《美國偶像》各類選秀比賽及音樂類電視劇《歡樂合唱團》的夾擊下,百老匯也漸漸失去了對年輕演員的吸引力。講述百老匯臺前幕後的新劇《名聲大噪》,旨在挽回百老匯岌岌可危的自尊心。百老匯也向好萊塢敞開雙臂,共享好口碑的故事。

  NBC電視臺的新劇《名聲大噪》講述了一群百老匯人創作一部關於瑪莉蓮夢露的音樂劇的故事。音樂劇演員梅根希爾提(圖中女子)飾演競爭夢露一角的女演員

  許多導演會説,他們走上電影的道路是緣于年輕時收到的攝影機禮物。但在1965年超8毫米膠片誕生之前,透過攝影機發揮自己影像編織的才華,對大多數年輕人而言是一種奢望。於是,他們將自己的夢想寄託于另一個空間、另一種藝術形式上——舞臺劇。出生在1940年代的史蒂芬-斯皮爾伯格便是其中之一。

  如果説電影是斯皮爾伯格的終生伴侶,舞臺便是他的初戀。在鳳凰城讀高中時,斯皮爾伯格就擔任校園劇社經理,排演過《紅男綠女》(Guys and Dolls)和《蓬島仙舞》(Brigadoon)等音樂劇。成為電影導演後,斯皮爾伯格坦言排演舞臺劇的經歷讓他確信自己是做導演的料,這是他職業生涯的起點。

  正因為對舞臺有如此深的眷戀,斯皮爾伯格一心想把百老匯的故事搬上屏幕。他並不只想把百老匯的舞臺劇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已經有很多人嘗試過,包括他自己——他想説的,是百老匯臺前幕後的故事。然而,當他開始為此尋找合作夥伴時,卻四處碰壁。儘管斯皮爾伯格曾成功製作過《兄弟連》(Band of Brothers)、《西部風雲》(Into the West)等叫好又叫座的劇集,但包括HBO在內的電視網仍然對百老匯題材劇集不感興趣。“他們不相信觀眾會對百老匯後臺的故事感興趣。”斯皮爾伯格回憶説。

  電視網的顧慮並非沒有道理。百老匯的影響力日益式微,對於美國本土觀眾的吸引力也大不如前。據統計,在百老匯的觀眾中,遊客所佔的比例已經超過60%。相較于文化娛樂功能,百老匯似乎更多地成為紐約的一個景點。除此之外,百老匯的觀眾群也不是電視網最重視的。百老匯觀眾的平均年齡逐年增長,到2011年,這個數字已經達到44歲,而電視網統計收視率時最看重的觀眾年齡範圍是18-49歲。如果百老匯本身對觀眾已經失去了吸引力,那百老匯後臺的故事又有什麼賣點呢?

  幸運的是,斯皮爾伯格找到了自己的知音——NBC娛樂部總裁羅伯特。格林布拉特。格林布拉特是個音樂劇愛好者,和斯皮爾伯格一樣,他在中學時也曾積極參與過各種舞臺劇的演出。只不過在伊利諾伊州的社區劇院裏,格林布拉特只是一個道具助理。2009年,時任Showtime電視臺娛樂部總裁的格林布拉特還製作過一部音樂劇《朝九晚五》(9 to 5)。儘管該劇獲得四項托尼獎提名,但由於票房慘澹,僅上演五個月就匆匆下線。斯皮爾伯格的想法讓格林布拉特獲得了重新證明自己的機會。

  《名聲大噪》(Smash)就是斯皮爾伯格和格林布拉特合作的産物。《名聲大噪》講述了一群百老匯人創作一部關於瑪莉蓮。夢露的音樂劇的故事。第五季《美國偶像》的亞軍凱瑟琳。麥菲和曾主演過《魔法壞女巫》(Wicked)和《朝九晚五》的音樂劇演員梅根。希爾提分別飾演競爭夢露一角的女演員。2月6日起,這部劇集在NBC每週一的十點檔播出。

  為百老匯正名

  對於NBC和格林布拉特來説,《名聲大噪》都是一場賭注。他希望通過該劇力挽狂瀾,一掃這幾年NBC電視劇收視率的頹勢。NBC曾經推出過《老友記》、《急診室的故事》、《英雄》等收視率與口碑頗豐的劇集,但自2007年編劇罷工事件後,電視臺便飽受收視率之困擾,始終拿不出一部“鎮臺之劇”。“我們的處境的確很糟糕,”格林布拉特毫不避諱NBC的落後地位,“我們急需一把火,而《名聲大噪》就是我們想要的。”

  不僅僅只有NBC和格林布拉特需要通過《名聲大噪》正名,百老匯也需要這樣一部劇集來挽回自己岌岌可危的自尊心。

  近年來,包括《美國偶像》在內的各類選秀比賽,以及像《歡樂合唱團》(Glee)這樣的音樂電視劇吸引了一大批具有歌唱表演才華的年輕人。他們原本需要奔波于曼哈頓的試演室和排練室,才能在百老匯舞臺上嶄露頭角。現在,不需要經歷這些酸甜苦辣,他們也可以出人頭地。百老匯不僅失去了觀眾的注意,也漸漸失去了對年輕演員的吸引力。

  “在《美國偶像》中,當某個歌手錶現不是很好時,評委會説,‘至少你還可以在百老匯舞臺上表演。’“在《名聲大噪》中飾演音樂劇作曲家助理的海梅。塞佩羅説,”現在,我們要為百老匯贏回應有的尊重。“二十六歲的塞佩羅是那些默默無聞的百老匯演員的代表,他最近才轉而開始拍電視劇。

  真實性,是《名聲大噪》創作團隊最看重的東西。他們在紐約實地取景——時報廣場、斯塔頓島上的一座舊劇院、布魯克林格林波因特區東河附近的排練室——而不是在洛杉磯搭出一個“紐約”;他們以現實中百老匯的故事為原型——導演和演員之間的“潛規則”、詞曲創作人之間密不可分的合作關係、新晉演員不得不通過在餐館打工來養活自己;他們還請了一幫百老匯人,來演他們自己——金牌製作人艾曼紐爾。阿岑伯格、劇院老闆喬石。羅斯,和一大撥百老匯演員。

  不可避免,人們總要將《名聲大噪》與《歡樂合唱團》做比較。儘管《歡樂合唱團》最近的收視率有所起伏,但它無疑在開拓音樂電視劇市場方面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名聲大噪》被看作是一部“成人版”的《歡樂合唱團》:高中合唱團升級成百老匯舞臺,高中生升級成職業演員。更為重要的是,《歡樂合唱團》裏只是把一些已有的流行歌曲串聯起來,而《名聲大噪》創作團隊則為這部劇集原創了一部音樂劇。

  《名聲大噪》邀請曾經憑藉《髮膠星夢》(Hairspray)贏得托尼獎的百老匯音樂人馬克。夏艾曼和斯科特。維特曼,為劇中劇《瑪莉蓮》創作了一整套原創歌曲。“我們是真的在創作一部音樂劇,不只是替劇中的角色,也是為我們自己。”維特曼是最早提議將《名聲大噪》裏“劇中劇”的主角定為夢露的。他認為夢露的內在魅力和認知度,能夠幫助提升這部音樂劇的關注度,“我們不像《歡樂合唱團》那樣,只是在教室裏唱一些別人的東西”。

  《名聲大噪》的創作團隊還希望自己的劇集能像《歡樂合唱團》一樣,將影響力擴展到海外。目前,《名聲大噪》已經和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達成協定,在iTunes商店裏銷售原聲碟和單曲,而NBC也已聯合夢工場將十五集長的第一季播放權售予多家國際電視機構。如果該劇的確能夠像它的名字一樣“名聲大噪”,斯皮爾伯格甚至想將《瑪莉蓮》這個劇中劇搬到百老匯舞臺上。

  百老匯和好萊塢的互惠

  在過去的幾十年間,百老匯一直將好萊塢視為洪水猛獸。他們總是擔心過早地將百老匯舞臺劇改編成電影會影響劇院的上座率。《西區故事》(West Side Story)、《我愛紅娘》(Hello, Dolly!)、《新綠野仙蹤》(The Wiz)等劇作的創作者在當時都試圖將電影版的上映日期推得越晚越好。

  但百老匯的這種恐懼似乎沒有什麼事實依據。在《紐約時報》一個對十三位自1950年代起就在百老匯工作的製作人和詞曲作家的採訪中,沒有人能舉出一個因電影版發行而終演的百老匯劇作。

  近年來,隨著電影版《芝加哥》和《劇院魅影》的成功,百老匯開始對好萊塢敞開懷抱。當時,這兩部音樂劇的票房隨著電影版的成功而飆升,尤其是後者。2003年時,百老匯版的《劇院魅影》一度面臨終演,但電影版成功拯救了這部韋伯的音樂劇在美國的前景。此後,該劇非但沒有終演,反而越來越受歡迎。至今為止,《劇院魅影》已經在紐約連演24年。而音樂劇《芝加哥》更是連演了37年,成為百老匯歷史上連演時間第四長的劇作。類似情況也發生在《吉屋出租》(Rent)和《髮膠星夢》等音樂劇上。電影版帶來的觀眾,讓這些音樂劇的壽命至少延長了兩年。

  音樂劇能夠因“禍”得福,很大原因在於好萊塢願意在電影發行中投入的鉅額營銷費用。好萊塢動輒幾百萬的營銷投入是百老匯難以承受的。而電影全球發行的影響力,也拉高了這些劇作海外授權交易的價格。

  “認為改編電影會扼殺原作的想法來自一種競爭意識,而這種意識又來源於資源稀缺的年代。”曾憑藉音樂劇《金牌製作人》(The Producers)和《髮膠星夢》贏得托尼獎的製作人湯姆。維爾塔説,“但最近開始,改編電影變得價值連城。即便贏得過托尼獎,英國製作人還是對《髮膠星夢》不感興趣,但約翰。屈伏塔出演的電影版改變了一切,它把我們帶到了倫敦。”

  事實上,百老匯和好萊塢之間共享的不僅僅是口碑,更重要的是好故事。當一個故事在紐約或者洛杉磯得到認可時,人們自然會期待它以另外一種形式延續成功。

  如今,“好萊塢原創,百老匯改編”這樣一個逆向的潮流也開始流行起來。《獅子王》、《修女也瘋狂》(Sister Act)、《沙漠妖姬》(Priscilla Queen of the Desert)等根據電影改編的音樂劇曾在1990年代取得成功。現在,《陽光小美女》、《大魚》,甚至《洛基》也要加入這個行列。畢竟,對於僅有30%劇作能夠取得盈利的百老匯來説,這些電影原作的成功至少能增加一些保險系數。儘管也有傲骨的、注重原創性的製作人和演員對此表示異議,但好萊塢與百老匯的緊密關係卻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最新的例子是《戰馬》。在斯皮爾伯格將這部英國舞臺劇改編成電影后,舞臺劇版的《戰馬》也被引入百老匯。斯皮爾伯格不僅在電影中標明自己對舞臺劇版《戰馬》的借鑒,更是在電影預告片中加入了百老匯版《戰馬》的預告信息。這樣的安排也取得了成效,許多觀眾在觀看電影之後都表示願意再掏十倍于電影票的錢,去看看舞臺劇版《戰馬》是怎麼回事。

熱詞:

  • 美劇
  • 百老匯舞臺
  • 名聲大噪
  • 音樂劇
  • 戰馬
  • 斯皮爾伯格
  • 美國偶像
  • 歡樂合唱團
  • 劇院魅影
  • 原聲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