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鴻基再續豪門恩怨 郭炳湘疑謀重掌大局
本報記者 黃蒂娟 發自深圳
豪門恩怨,兄弟之爭,一場有如TVB大戲般的劇情在掌管新鴻基地産發展有限公司(00016.HK,下稱“新鴻基”)的郭氏家族中上演。
3月29日晚間,新鴻基聯席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江和郭炳聯,因涉嫌賄賂政府官員被香港廉政公署拘捕。涉案官員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前司長許仕仁也一同被帶走。這是香港特區成立以來,被拘捕的最高級別官員。
涉案三人分別為政商界巨子名流,香港廉署的高姿態拘捕也實屬罕見,消息一時間震動整個香港。
3月30日,復牌後新鴻基地産股價暴跌13.14%至96.5港元,創下這個重磅藍籌股自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就在這一天,資金紛紛洗倉,新鴻基的市值蒸發超過380億港元。該事件引發的市場恐慌由此可見一般。
目前,廉政公署尚未對郭氏兄弟兩人提起指控。更多的細節,廉政公署與新鴻基公司均沒有再作進一步的透露。
有港媒報道指,此次涉貪案件係2008年被兩位胞弟踢出董事局的大哥郭炳湘所舉報,實為兄弟內鬥升級所牽扯出的官商利益糾葛。
新鴻基的三位核心高層捲入其中,另一名執行董事陳銘剛剛去世。儘管新鴻基董事局決定仍讓郭炳江和郭炳聯兄弟繼續擔任聯席主席職務,穩定軍心。但高層動蕩,已有呼籲老大郭炳湘“出山”的聲音。
眼下事態遠未明朗,郭氏兄弟面臨的是個人和公司經營的雙重危機。被罷免出局的郭氏老大是否能夠趁此重新執掌,郭氏兄弟之母、年過八旬的鄺肖卿是否會再次出來主持大局?這個龐大的地産家族,此時已經面臨“內憂外患”,未來由誰執掌將是一個變數。
郭氏兄弟遭雙重危機
“放心,一切如常。”這是郭氏兄弟向新鴻基全體員工發送的電子郵件中首先強調的。
3月31日,獲得保釋後的郭氏兄弟,如常到位於港灣道的新鴻基中心上班。為穩定公司上下的軍心,郭氏兄弟連向內派“定心丸”, 同時分別向員工、證券分析員和媒體等發出消息,強調公司如常運作。
據了解,除了向全體員工發信安撫外,郭氏兄弟還特別與公司內部各個部門主管開會,指公司有管理制度,要求無論是前線還是後勤的同事如同往日般工作即可,同時希望“群策群力度過這個風浪”。
這封給員工的郵件全文300余字,簡短而感性。以“天色雖不會常藍,眼前確有不少挑戰,但只要我們堅持信念,做好本分,今日的難關,他日回頭一看,也只是個讓我們未來走得更健壯的考驗。”作為結尾。
事發前已有預兆。早在3月19日,新鴻基對外公告稱,執行董事陳鉅源因懷疑涉及觸犯《防止賄賂條例》的調查而被廉政公署拘留。新鴻基董事局因此成立一個特別委員會,由執行董事黃植榮、非執行董事黃奕鑒及獨立非執行董事王于漸組成,主要處理一些因該調查可能産生的有關事宜。
陳鉅源是新鴻基地産最核心的高管之一,是“老臣子”,曾為郭氏兄弟之父郭得勝的秘書。陳鉅源在新鴻基工作近40年,任執行董事亦有20餘年,主要負責收購土地以及工程策劃。
儘管新鴻基向外強調一切如常,但市場“不放心”,機構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
“目前這起涉貪案件透露出來的信息很有限,還很難判斷新鴻基的管理層是否有潛在變動的可能。”一位中資投行的分析師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因此資金洗倉後會繼續觀望,短期內會避免進入。
有港媒指,事件發生後已經引起一些銀行對新鴻基公司進行貸款排查。近年,新鴻基為維持加快的發展步伐,進行動輒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銀團貸款獲得融資。
從業績報告可得知,新鴻基大部分借貸主要用於內地項目的開發。內地房地産調控,高端物業資金回籠慢,是增添新鴻基財務風險的因素。
“新鴻基是香港老牌企業,作風一向穩健,旗下自持物業所獲得的租金收入較為穩定,現金流方面也還算充足。”一位港股評論員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事件對公司品牌形象的影響大於對財務風險的擔憂。
評級機構穆迪認為,短期內涉貪事件對新鴻基的品牌、決策過程以及融資渠道會存在潛在的負面影響,而這些影響可能會導致未來融資成本的上升。
花旗在針對此起事件的公司研究報告中指出,新鴻基郭氏兄弟被廉署拘捕,事件調查存在的不明確性會持續升溫。因此,對新鴻基股票評級,由“買入”降至“中性”,並將目標股價調低30%。
董事局或生變數
此起涉貪事件,也是郭氏兄弟間長期內訌升級所引發的“外患”。一旦郭氏兄弟被起訴定罪,可能會引起新鴻基管理層劇變。
港媒報道中,援引一則廉署人員的話耐人尋味。“即使涉及很大利益衝突,未必有人即時舉報,廉署未必夠證據調查,除非有人發生糾紛,有關資料才會被抖出來。”這位廉署人員指,很多大型貪污案件在事發一段時間後,直到有商業糾紛才會被揭發。
由此,大部分港媒傾向於認為,該案件的揭發與幾年前郭氏兄弟紛爭中的“失權者”郭氏老大郭炳湘的舉報有關。
據資料顯示,2008年在郭氏三兄弟爭奪新鴻基執掌權中,郭炳湘曾向法院上訴,質疑執行董事陳鉅源處理一幅新界地皮的方式存在問題。即陳鉅源通過第三方收購的地皮價格,要高於原本地皮擁有者有意直接出讓給新鴻基的價格,由此懷疑其中有利益輸送。
港媒報道指,廉署在2008年接獲郭炳湘舉報便開始介入調查,也由此牽出港府高官許仕仁,懷疑其曾經為新鴻基提供過顧問服務,收取鉅額費用。此外,許仕仁入住新鴻基旗下樓盤住宅,涉嫌“免租金”收受利益。此後,許仕仁在新鴻基多個競標項目出現活動的身影。
2000年,許仕仁離開政府並出任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以下簡稱“積金局” )行政總裁。2003年8月許離開積金局,自組私人顧問公司“德福企業有限公司”,併為新鴻基公司提供顧問服務。2005年,許仕仁重返政府,出任政務司司長直至2007年卸任。
一位不願具名的香港政治評論員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香港政府官員離任後,都需經歷一段“冷凍期”。 許仕仁在政商兩界中穿行,與新鴻基過往密切不避嫌,也是引起廉署注意的一個原因。
許仕仁與郭氏家族有較深淵源,與郭氏三兄弟是自小玩伴。在2008年的郭氏兄弟之爭中,就有報道指這位人稱“橋王”(意指點子多)的許仕仁曾為郭母出謀劃策,踢走老大郭炳湘。
眾所週知,郭氏家族通過家族信託持有新鴻基地産42.3%的股權,係香港第二富有的家族。老大郭炳湘不顧家族企業品牌形象受損,自揭家醜,亦源於其在家族紛爭中的鬥敗出局。
據香港財經觀察人士蔡清偉介紹,2008年爭産風波之前,新鴻基由郭氏三兄弟掌管,同心守業更被外界稱為“三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之所以被踢出局,當時的媒體輿論傾向為三個原因:“一是,郭炳湘在外自己註冊公司,有另起爐灶之疑;二是,郭炳湘曾經遭受過綁架,之後便性情大變與人難相處,在企業管理上也常與兩位胞弟意見相左;三是,與有夫之婦傳出緋聞,這位紅顏被指安排進入新鴻基工作,過多干預公司管理。”蔡清偉認為,多個原因促使郭老太反感,出面支持老二與老三,而踢老大出局。
2008年的爭産風波之後,郭氏家族信託基金的受託人也進行了重組,三兄弟均分家族新鴻基42%的股權。但查閱回當時刊發的聲明,郭炳湘的家人是1/3股權權益的受益人,而郭炳湘本人並不在有關家庭信託受益人的名單之列。
“郭炳湘想借機回歸董事局是顯而易見的,但仍需過他母親這道難關。”上述評論人士表示,此事件再次涉及三兄弟之爭,如果事態持續嚴重,郭老太應會再次出面主持大局。
近年內地攻略趨保守
一向以齊心形象示人的新鴻基,在爭産風波兄弟失和後,企業品牌形象一度受損。上位後的郭氏兩兄弟,也在不斷修正郭炳湘執掌時作出的業務決策。
郭炳湘曾在遞給法院的入稟狀中表示不滿, 稱三兄弟在新鴻基業務以及改善新鴻基企業管治方面出現分歧,兩位弟弟經常反對他的意見。
而這兩位弟弟則稱郭炳湘所作的投資決策不理智,一些項目和投資,未與董事局商榷便做出商業決策,引起董事會成員的不滿,同時對公司管治造成負面影響。
郭氏兄弟之間,在經營理念上是保守與激進之爭。市場多認為,郭炳湘在公司的業務決斷上多為激進,而郭炳江和郭炳聯則相對保守穩健。
由此可見,經營理念不一致,是郭炳江和郭炳聯聯手將大哥郭炳湘踢出局的內在誘因。近兩年來,上位後的郭氏兄弟,也在不斷糾正老大郭炳湘作出的業務決策,尤其是在內地業務的決策上。
2008年郭氏家族爭産風波之後,新鴻基撤出深圳龍崗舊改項目、廣州西塔項目,更出讓成都項目。但隨即新鴻基轉戰廣州林和村改造及佛山瀾石片區兩個舊改項目。其中,資料顯示,佛山舊改項目總建築面積超過280萬平方米,是迄今新鴻基在內地投資規模最大的單個項目。
在內地業務上,郭氏兄弟表現得更為謹慎進取。新鴻基在2009年以前,內地的土地儲備增長水平偏低。2007-2009年,內地土地儲備分別為4580萬平方呎、5060萬平方呎、5530萬平方呎。但近兩年,新鴻基在內地的土地儲備則出現大幅增長。截至2011年底,新鴻基在內地擁有的土地儲備達到8610萬平方呎。
新鴻基的內地物業,主要集中在上海、廣州及珠三角區域。其中,上海的物業絕大多數用於出租,銷售物業多處在廣州及珠三角區域。新鴻基的物業品質在業界一直有口皆碑,在內地的項目,其中超過75%為高端物業。受內地調控影響,新鴻基眼下面臨巨大的預售壓力。
3月23日,新鴻基的價值200億元的濱江凱旋門項目的開盤引起市場高度關注。該項目開盤均價為16萬元,而個別頂層複式單位的單價超過26萬元/平方米,開啟上海豪宅價格的新時代。
新鴻基中國公司董事長鄧維聰表示,“以這個項目可售總量和預期銷售價格計算,順利銷售回籠資金量巨大,對新鴻基很重要。”
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高端物業策略使得新鴻基的資金回籠時間較長,但高端物業的毛利潤遠遠高於普通住宅。此外,國內調控主要針對中低端市場,對於豪宅的銷售影響較小。
此外,“新鴻基在內地租賃業務貢獻比例逐漸加大,同時實現租售並舉的策略,是保證其財務穩健的重要舉措”。這位人士説道,此次涉貪案件對在建在售業務影響不大,但對於買地、並購等重大新投資決策,則會因為管理層的動蕩受到阻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