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堂安村 夢裏才能到達的地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10: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搜狐旅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與肇興這一名聲鵲起的近鄰相比,堂安村顯得古樸和自然得多,其民風習俗也更加純厚,是地地道道的“原生態”。 白雲深處萬山之間的古老村落,仿佛是“夢裏才能到達的地方”。

  感謝搜狐旅遊達人“judy”提供本文圖片!

  堂安位於肇興以東7公里的山腰上,是一座只有160多戶,800多人口的侗寨,中國和挪威合作建立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座侗族生態博物館。由於歷史上侗族沒有文字,因此,堂安到底建於什麼時候,從書本上已很難考證了,但據當地侗族長者口述,堂安已有700多年的歷史了。

搜狐旅遊重磅推薦

  鼓樓

  “侗寨有三寶,鼓樓、大歌、風雨橋”,堂安也不例外。高高的鼓樓矗立在寨子中央,格外醒目。在侗族村寨裏,鼓樓不僅僅是一座建築,也是人們喜愛的集會和議事的場所。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個濃縮的精神家園,有了鼓樓才有侗寨,才有鼓樓下“擺古”的老人,才有了流傳千百年的侗族傳説。

  戲臺

  鼓樓旁的戲臺,是侗族人們展示淳樸藝術天賦的場所。每到演侗戲的日子,戲臺上下熱鬧非凡,臺上唱得不亦樂乎,台下聽得津津有味,不論臺上台下都是那樣的專注和熱情,令人感動。

  風雨橋

  點綴于村落中的風雨橋本是為田間勞作的人們遮風擋雨的場所,但是最留戀它的還是未婚嫁的侗族青年男女。尤其是到了夏季,每當月白星稀,清風徐來的夜裏,一群群侗族青年就匯集在風雨橋上。小夥子一邊彈琵琶或者拉牛腿琴,一邊向對面心愛的姑娘唱著動聽的情歌。姑娘們則一邊就著月光做針線活,一邊用各種歌詞考驗小夥子的智慧和情意。

  —瓢井

  鼓樓上坎有一處清泉,冬暖夏涼,四季長流。瓢井是用來盛泉水的石鬥,由青石打造,由於其左右各有一凹槽,形似木瓢而得名。據説正是因為有這股泉水,才有了堂安,要知道生活在堂安這樣海拔935米的高坡上,沒有水將意味著什麼。而且,瓢井的水特別清爽甘甜,不僅寨子裏的人喜歡喝,就是7公里之外的肇興人也常常來這裡挑水喝。

  堂安梯田

  從肇興到堂安的路上,漫山遍野,除了森林,到處是風景入勝的梯田。無論是哪個季節,這“萬頃梯田”都會令人流連忘返。堂安梯田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別處的梯田大都是泥土做的,而這裡卻是用石頭堆砌而成的。大概是因為這裡山形較陡,加上山中石頭較多,難以平整土地,所以只好壘石填土為田。

  建石砌梯田是很講究的,據寨子裏的老人説,用石頭砌田,不能人多,只能一個人幹,人多了,田砌不好,會垮。於是,堂安的後山上留下了一個長城般的石砌梯田,也留下了一段傳奇:清光緒四年,已是61歲高齡的堂安鬼師潘傳大,毅然放棄已從事多年的鬼師職業,決心為後人造一塊好田。從此,他12年如一日,吃住都在山上,而且親自挑石上山,終於在他73歲那年完成了這塊長約150米,最矮處1.5米、最高處5米多的梯田傑作。如今,100多年過去了,“長城梯田”仍然屹立在這裡,向遊客們展示著侗族人民精深的稻作文化和不屈服於惡劣生存環境的奮鬥精神。

  除了鼓樓、戲臺、風雨橋、瓢井、梯田外,堂安寨中那些標誌著農耕文明中富有特色的生活設施:禾晾、穀倉、水碾、石碓、榨油房、魚塘、井亭、薩堂等無不散發出生活的靈性與滋味。

去過的人這麼説

  亦如來時的想象,堂安是一個寧靜古樸的村寨,四週田園阡陌,依山傍水,一條青石板小路曲曲彎彎地伸向寨子。走進寨子,安靜得不得了。偶爾聽到聲音,扭頭一看,便有個農婦跳著擔子走來,咿呀、咿呀的聲音,在她並不健壯的肩膀上顫悠著,漸漸消失,隨後,便又是一片寧靜。

  如果還有機會,我會選擇在堂安小住,也許背著鋤頭,跟著侗族老鄉下地幹幾天農活;也許坐在吊腳樓的屋檐下,跟著侗族老奶奶學學刺繡;也許就什麼都不做,坐在鼓樓下的板凳上發呆,直到忘了時間……

熱詞:

  • 梯田
  • 侗族
  • 堂安村
  • 牛腿琴
  • 徒步線路
  • 肇興侗寨
  • 鼓樓
  • 戲臺
  • 風雨橋
  • 寨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