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消費調查頻道 >

需求不振柴油庫存創新高 石化雙雄多地降價

發佈時間:2012年04月05日 08:4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一直堅挺的石化雙雄柴油批發價開始出現鬆動,這源於今年以來國內柴油需求持續低迷。

  據安迅思息旺能源監測,今年春節後,國內各地柴油終端需求並沒有如預期般恢復,和往年同期相比,甚至還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這直接導致了國內柴油庫存激增2月份,國內柴油庫存刷新了2011年以來的最高點。

  在此情況下,3月底,中石化、中石油在部分地區的0#柴油批發價出現50~200元/噸的優惠促銷,這是近一年多以來,兩巨頭柴油批發價首現下降。

  分析人士認為,國內經濟增速放緩直接影響柴油的需求增速。由於柴油消費增速小于生産的增速,長達18個月之久的柴油供應偏緊局面有望在今年結束,“柴油荒”或將緩解。

  需求不振 庫存創新高

  安迅思息旺能源監測顯示,1~2月份,中石化在河北地區的柴油直批銷量下滑幅度為10%~15%左右。

  中石化銷售公司有關人士稱,今年元宵節過後,河北柴油直銷一直低迷。河北很多鋼材廠和採礦業只有50%的開工率,對柴油直批銷售有很大影響。

  “主要是受經濟宏觀因素的影響,很多工礦企業以及基建工程行業對柴油的需求都有明顯降低,直銷量一直保持偏低水平。”安迅思息旺能源首席分析師鐘健説。

  部分民營加油站負責人也透露,柴油出貨量自春節後就一直不太好,工礦企業開工率如果起不來,物流運輸用油也會受到很大影響。

  華東以及華南地區有著類似的情況。鐘健説,從去年底開始,廣東地區柴油終端需求就有萎縮跡象,這主要體現在房地産的發展不景氣,導致混凝土行業以及基建行業對柴油需求比較差;春節之後,不少工廠因為招工困難原因保持較低的開工率,有些甚至處於停工狀態。

  據悉,目前中石油對廣東銷售公司已不再考核銷售量,中石化柴油直批今年前3個月一直都比計劃欠量10%~20%左右。

  2012以來,國家先後兩次上調成品油零售價格,累計漲幅900元/噸,柴油零售價已是歷史新高。記者了解到,不少中小型企業的運輸車隊開始對高油價造成的成本壓力叫苦不迭,並表示後期成本不能轉移的話,可能會儘量降低開工率。

  由於下游消耗較慢,國內柴油庫存連續3個月上升。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月末,國內柴油庫存環比上升12.3%,可維持消費天數約27.5天,刷新了2011年以來柴油庫存最高點。

  石化雙雄在多地降價

  面對全國性的工程基建、工礦挖採、交通運輸、工業用油需求緊縮,石化雙雄柴油直銷、分銷任務均出現下滑。

  與此同時,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關人士表示,因前期囤貨的中間商在油價上調後大量釋放柴油庫存,與兩巨頭偏高的庫存共同打壓了柴油需求市場。

  “由於柴油終端需求持續疲軟,下游庫存消化緩慢,多數貿易商繼續清理前期低價柴油資源,整體柴油購銷氣氛仍顯清淡。”卓創資訊分析師王能説。

  近期,華北、華東、華南等部分地區的柴油批發報價均現下滑勢頭。據卓創資訊監測,3月底,山西中石化0#柴油20噸可優惠100元/噸出貨,中石油則推出200噸優惠50元/噸;北京中石化0#柴油跌50元至8835元/噸,北京中石化及其控股公司北京龍禹柴油下調100元至8785元/噸;天津中石油0#柴油報價大幅下調185元至8900元/噸;河南中石化柴油成交價也持續優惠,區內0#柴油主流報價在8720元~9000元/噸,不含稅價格在8500元~8650元/噸;山東地煉的墾利、中海石油東營石化、鑫泰等廠家也下調30~80元/噸不等。

  即便如此,有市場人士表示,多數貿易商仍是以消化庫存為主,按需定進,石化雙雄降價或優惠對於目前柴油出貨提振甚微。短期內柴油終端需求或難有大幅提升。

  今年或無“柴油荒”

  國內柴油的終端需求和國內宏觀經濟一直息息相關。近一年多以來,中國逐步趨緩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開始對柴油消費層面造成影響。

  據鐘健測算,如果今年國內gdp增速降至8.4%,柴油消費量增速就為4.3%,年增長量約650萬噸;當國內gdp降至7.5%時,柴油消費量增速為2.5%,年增長量大約為380萬噸。這低於前兩年近雙位數的柴油消費增速。

  我國經濟增速的調整對柴油消費影響明顯,因為柴油消費主要用於公路與水路的運輸以及工礦生産、物流運輸行業等,而這些行業的景氣程度與宏觀經濟狀況關係密切。

  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關人士稱,目前,華北農業柴油需求繼續回升,但此前囤油的中間商釋放庫存將掩蓋農業需求增長。國內經濟呈放緩勢頭,清明節後工礦及運輸對柴油需求復蘇乏力。從長線看,國內柴油需求前景不樂觀,特別是基建減少顯著抑制需求增長。

  “2012年,由於柴油消費增速小于生産的增速,長達18個月之久的柴油供應偏緊局面將可能結束。”鐘健説。

  中宇資訊分析師王金濤也表示,今年成品油需求面或難以對市場價格起到明顯利好,“柴油荒”等極端情況出現的概率不大。

  (每日經濟新聞喻春來)

熱詞:

  • 卓創
  • 龍禹
  • 柴油供應
  • 雙雄
  • 需求增速
  • 需求增長
  • 創新高
  • 需求市場
  • 中石化
  • 柴油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