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杭州4月2日電(記者商意盈)中國老百姓歷來講究“身後事”,近年來卻發現越來越被沉重的殯葬負擔所累。為了解決這一“民生問題”,部分地方政府開始嘗試推出“經濟適用墓”,但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境地。如果不從源頭上解決殯葬壟斷的“黑色腐敗”,繼續推行“低價墓”也是“治標不治本”。
作為殯葬行業的“暴利冠軍”,“高墓價”一直為老百姓所詬病。據了解,浙江陵園墓穴面積從3平方米到10多平方米不等,相應的價格也從上萬元到10多萬不等,還可以根據個人要求進行設計,選用建築材料,價位上不封頂。而其他一線城市的“天價墓”也比比皆是。
“高墓價”以及與此相應的高價殯葬服務讓老百姓直呼“死不起”,“經濟適用墓”由此應運而生。半米見方的面積,碑面朝上,周邊一圈沿階草,設計簡單明了。雖然推出之始贏得了叫好聲一片,但開始售賣時卻發現“賣不動”。浙江寧波北侖區兩年前推出了805座“低價墓”,目前僅售出230余座。
“經濟適用墓”售賣不樂觀與“厚葬”觀念不無關係,但究其根源,還是市場競爭不充分,於是出現了一邊是“經濟適用墓”“遇冷”,一邊卻是對殯葬暴利罵得“火熱”的怪象。如果能放開殯葬市場準入門檻,不僅讓老百姓有了多元化的選擇,避免了“墓奴”的無奈,也不會讓人徒生死了以後還分“三六九等”的感傷。
3月23日,發改委與民政部發佈了關於殯葬服務收費管理的指導意見,提出遺體接運、存放、火化等基本殯葬服務將執行政府定價,遺體整容、防腐等延伸服務按非營利性原則執行政府指導價。要求各地加強對經營性公墓定價指導:對價格明顯偏高的,要依法進行干預和管理。
對基本殯葬服務實行政府定價和對延伸服務實行政府指導價,加上嚴厲、持續的監督,將清理整頓殯葬業亂象叢生的局面,是對每一個逝者及其家人的關懷和安慰。但是《指導意見》畢竟不是法律,能否順利落實暫且不論,其精神內核也沒有觸及“壟斷”這一核心,政府定價恰恰折射了市場化不充分或者沒有市場化的尷尬,如果管辦不分離、壟斷沒有被打破,“非營利原則”的規定極有可能遭遇“懸空”的危險。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推進殯葬改革必須區分基本服務和延伸服務,讓政府和市場“兩條腿”走路,在基本服務領域,政府應該承擔起更多的責任,加大公共財政投入,讓殯葬回歸公益本質;而在延伸服務領域,則應該引入市場機制,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重點加強外來資金準入條件的審查與監管,而不應以該行業的特殊性而限制其他投資者進行經營,還定價權予市場,供親屬自由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