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溫州民間資本即將鬆綁 打破金融壟斷邁出第一步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9日 17:5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官方即將為溫州的民間資本鬆綁,但打開“民間”這扇門,只是打破金融領域壟斷的第一步

  民間資本,就要從地下“長”出來了。

  3月1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全國“兩會”閉幕之日的記者會上透露,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監會正積極考慮將溫州的民間金融作為綜合改革的試點。作為指導這一場民間金融破冰之旅的綱領性文件,由溫州地方政府起草,並逐級上報的《溫州國家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也只待有關監管部門敲定細則,正式對外公佈。

  資本涌動的溫州,在經歷了2011年的資金鏈危機,呼喚民間資本“浮上來”的請願已經公開化。如今,這些未被官方許可的嘗試等來了遲到的“正名”。然而,這一步,離中國民營資本真正進入金融行業的願景,還有很大的差距。

  試驗方案未公佈

  本輪試驗《方案》的出爐,與溫州民間資本的“遊説”不無關係。經歷了2011年資金鏈困境,溫州萬億規模的民間信貸期待被解禁。

  遊説也一直延續到全國“兩會”上。在“兩會”期間的浙江團全體會議上,中共浙江省委書記趙洪祝,頗有意味地在發言時向列席會議的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詢問《方案》情況,尚福林回應説,“部門之間已經會簽。”

  若這一《方案》得到認可,則將是官方首次為數額巨大的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鬆綁。

  根據溫州市政府的官方數據,從現在起截至“十二五”期末,溫州的金融資本將保持年平均增長20%以上,金融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也將達到15%。屆時,溫州的銀行業本外幣存款和貸款也將分別超過16000億元和13000億元,同時,其銀行業不良貸款率要維持在1%以下。

  溫州的民間資本始終看重資本的自由流動。自從去年小型、微型企業的資金鏈出現緊張以來,溫州本地生成的各種自我解救的方式不曾間斷。但是,一方面減産甚至關門的小微企業缺乏資金,另一方面提供高利貸的擔保公司、典當行又不可持續,民間借貸面臨被民間拋棄、又被官方打擊的困境。

  幸好,目前中央政府的態度終於明晰。溫家寶總理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的發言,“要用法律保障民間借貸,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使其規範化、公開化,既鼓勵發展,又加強監管”,也為這一改革試驗定調。

  不過,中央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對於溫州的金融改革能進行到什麼程度,截至目前尚不得而知。“兩會”期間有關《方案》的消息出爐後,方案具體內容始終沒有公開披露。

  3月19日,《中國新聞週刊》多次就試驗區《方案》的內容諮詢溫州市政府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該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務院尚未發佈最終方案,因此溫州市政府決定統一不對外發佈《方案》的內容。

  自2007年這一部門在溫州市政府辦公室隸屬下成立以來,一直與中國人民銀行溫州中心支行、銀監分局及保監分局維持溝通協調機制。這是一個金融監管部門溝通密切的部門,被認為代表了官方對於民間資本的最新政策方向。

  但坊間認為,這份《方案》的內容與2011年11月8日溫州市開始全面實施新的地方金融改革創新戰略會比較貼近。溫州先行的戰略,或許也將成為即將公佈的《方案》的基調。

  前述改革創新戰略被溫州市政府稱為“1+8”戰略:因為其包含一個總方案和八個“子方案”,涉及領域包括了創建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發展小額貸款公司、創辦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創建地方金融監管中心等方面。

  其中,在溫州政府指導下創辦的2至4家民間資本管理服務公司和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將成為溫州市域內民間借貸的合法化的公開平臺。今後,平臺將負責登記借貸雙方的供求信息匯集與發佈、借貸合約公證和登記、交易款項結算、資産評估登記和法律諮詢等公開信息,目的就是避免原來民間借貸不合法公開的潛在風險。

  按照“1+8”戰略,溫州市最終將建立起由溫州銀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村鎮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支撐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其中,未來3年內官方將新認可小額貸款公司120家,允許註冊資本總額800億元左右,保持民間資本的充足。

  此外,利率市場化改革也是溫州市要“啃”的“硬骨頭”。溫州市計劃,允許各類貸款利率在法定貸款利率4倍以內自由浮動,具體利率由借貸雙方自行議定,從而縮小正規金融與民間金融之間的利率雙軌制差距。

  對於民間資本,溫州市政府的態度已十分明確:有疏有堵。在開放民間金融機構的開辦和設立,摒除歧視和壓制性措施的同時,引導民間金融的合法化和規範化。而這條路徑,也被民間資本的實踐者們所認同。

  “地下”變“地上”

  在“地下”錢莊長到“地上”之後,金融監管措施的鬆緊對於民間資本的市場化和規範化發展,變得十分關鍵。實際上,在國務院看到改革《方案》之前,溫州的民間資本就開始自下而上推動民間金融的管理革新。

  溫州市政府的思路是,在放寬創辦民間借貸公司的門檻之後,設立以本地行業龍頭企業為發起人的行業性的民間借貸平臺,並在平臺上提高自然人參股比例以分散風險,在融資比例、融資渠道、業務創新等措施上于全國先行。

  在這一思路的指導下,溫州市組建了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和民間資本管理公司。

  目前,溫州第一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已經開始試營業。甌海區信通民間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2年2月底營業,另外兩家位於樂清和瑞安的民資公司也即將開始運營。

  信通民間資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週刊》,公司現有的信息能夠對外透露的並不多,有關運營狀況統一向溫州市金融辦上報。

  但《中國新聞週刊》了解到,該公司由甌海眼鏡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並聯合5家企業和4名自然人共同發起,註冊資金為1億元。溫州市金融辦和工商部門為這家公司核準的經營範圍是“資本管理、項目投資、資本投資諮詢”。

  另外,第一家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也在條件成熟的鹿城區成立,並將於3月底運行。中心由鹿城區工商聯&&,鹿城區優質民營企業主導組建。溫州政府希望以這家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為試點,溫州當局為民間借貸引入了公證處、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擔保機構、銀行結算等多方機構,借此保證民間借貸的合法性和風險把控。

  以上兩種民間借貸管理平臺的新模式,被認為介於傳統的民間借貸公司和傳統的國有銀行之間。因為其對於借貸雙方信息均對稱、公開,所以不同於有巨大風險的“地下”錢莊。又因為其尚未被允許吸收存款,所以和銀行有著本質區別。

  “這些創新的民間借貸新平臺能否進一步發展為民營銀行,要看將來國家層面的政策。”在溫州經營著一家民間借貸網的浙江攀遠律師事務所主任顏貽潘告訴《中國新聞週刊》。

  溫州市金融辦透露,3月將有兩家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和一家民間借貸登記服務中心試營業,同時,今年政府還將對新增30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名額,舉行公開的“招拍挂”。

  民營銀行有待時日

  溫州的改革,已經將民營資本推到了進入金融領域的門口。

  今年2月,有媒體報道,根據銀監會掌握的數據,截至目前,民間資本在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城商行的普通股中,佔比分別達20%和45%。

  在一些民間經濟發達地區,有些中小銀行的民間資本股權已佔多數。浙江的泰隆商業銀行、稠州商業銀行和民泰商業銀行幾乎全部都是民間資本控股。毫無疑問,民間資本對“金融牌照”有強烈嚮往之心。

  2010年,國務院發佈《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36條”,明確了允許民間資本興辦金融機構,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貸款公司、農村資金互助社等金融機構。然而,有關細則兩年來始終未出臺。經歷多輪修改過的《放貸人條例》,在各方爭議下也仍然沒有出臺。

  現在,儘管國內的法律並未明確禁止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但銀行監管部門對民間資本獲得金融機構控股權或新設金融機構,均有“暗門”阻擋。銀監會擔心,因為民間資本公司自身治理結構不健全,信用狀況不佳,不能達到徵信標準,導致民間資本公司無法滿足監管部門對其資質的要求。

  不可否認的是,中國的投融資體制多年來始終滯後於經濟發展。利用債券、股權手段實現直接融資卻很少,這些都間接影響了小微型企業的融資。

  或許,溫州的嘗試將會打破這一持續多年的僵局。

  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央行前副行長吳曉靈3月16日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説,溫州的試驗已經獲批,而要解決中國的民間金融問題,需要建立多層次的信貸市場。

  “我已經多次談到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的步驟。”吳曉靈強調。“如果現在的小額貸款公司,在三至五年業務發展較好,可以容許它們以金融公司的身份經營,容許接納大額的存款。待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經驗再進一步成熟時,最終可將它們升格為商業銀行。”

  溫州中小企業發展促進會會長周德文,則呼籲加快金融對內開放的步伐,“要允許民間資本籌建能夠定向為小企業服務的小型銀行,善用民間資本力量。”他説。

熱詞:

  • 民間資本
  • 民間借貸
  • 方案
  • 民間
  • 民間金融
  • 金融牌照
  • 金融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