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節能電動車
“HaloIPT和韓國高等科技學院OLEV研究中心目前都致力於路面充電技術的研究。這一技術使電動汽車在行駛途中可以通過路面嵌入式充電電纜進行充電。”
中國低碳網訊 2004年,日本汽車巨頭豐田公司推出第二代普銳斯混合動力車以來,人們對於“環保型汽車”的看法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電動汽車作為內燃機(ICE)驅動汽車的環保替代産品,在人們眼中曾經一度是中看不中用的噱頭而已,如今它卻代表了未來綠色交通體系的發展方向。中國“十二五”規劃中就確立了明確的目標,要在2015年前將電動汽車保有量增加到一百萬輛。由此不難看出中國的決心之大。
技術的發展讓消費者有了更多選擇的餘地。市場上不僅有普銳斯這種油電混合動力車,還有氫能源電池車和日産新聆風這樣的純電動汽車(EV)。
過去十年,美國混合動力車銷售量增長了三十倍,從2000年的9000輛增長到2010年的27.4萬輛左右(其中2007年達到頂峰,為35.2萬輛)。而純電動汽車的累積銷售卻業績平平。日産聆風和三菱i-MiEV累積共售出了3.9萬輛左右。
然而,由於純電動汽擺脫了對汽油的依賴,仍然受到許多國家的青睞,被看作是降低機動車碳足跡的最佳解決方案。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各國紛紛出臺計劃,擴大純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
儘管多方報告都對其技術前景表現出了樂觀的態度,但是,電動汽車的推廣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本文將對電動汽車發展道路上的主要障礙,及其前景看好的原因做簡要概述。
與其它交通工具一樣,電動汽車發展所面臨的最大阻礙就是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飛機起降需要飛機場,鐵路交通需要軌道和車站,傳統汽車需要加油站、公路和停車位。電動汽車也不例外。而相關基礎設施建設卻成為阻礙其發展的難題。
電動汽車中,插入式電動汽車(PEV)佔絕大多數。這就意味著需要建設相應的充電設施。然而,多數國家都存在充電設施不足的問題,無法滿足推廣使用電動汽車的需求。不僅如此,電動汽車的充電過程也耗時過長。例如,日産聆風滿格充電需要八個小時。當然,電動汽車也可以進行快速充電,能夠在30分鐘內充滿80%的電量。可是,這種充電方式會在一段時間後使電池的性能降低。
不用説,與兩分鐘就能加滿一箱油的傳統汽車相比,在這一方面,電動汽車無法望其項背。這一點,買車的人也心知肚明。去年秋天,德勤諮詢公司公佈的一份調查結果顯示,只有4%的消費者對現有的電動汽車表示滿意,而充電耗時過長則是人們普遍表示不滿的一點。
此外,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也遠遠比不上傳統汽車。日産聲稱其聆風轎車充電之後的續航里程達到100英里(161公里),而豐田雅力士傳統五門掀背轎車充滿八加侖油後卻能夠行駛400英里(644公里)。電動汽車續航里程較短就意味著需要建設更多的充電站。也就是説,充電設施的建設密度要高於加油站。
另外,電動汽車在某些地區推廣起來難度也相對較大。就拿人口占全國人口一半的美國郊區而言,那裏的電動汽車用戶要想找個地方安裝充電設施非常容易,自家車庫就行。可是,在高樓林立的北京或東京,那些住在單元房裏的車主們又到哪去給愛車充電呢?
一份針對減排城市聯盟C40所做的報告指出,私人停車設施擁有率較低的城市,“受經濟因素的不利影響,其電動汽車保有率也明顯較低。要想推進電動汽車的發展,這些城市就必須為住宅區建設街頭充電設施提供資金上的支持”。高層建築密集的城市中心地區電動汽車銷量將有望出現大幅增長。而在此之前,必須突破常規,找到能夠節約空間的解決辦法。
此外,成本也是阻礙電動汽車發展的因素之一。儘管政府提供了各項補貼,但是電動汽車的成本依然居高不下。以英國為例,一輛電動汽車的售價一般要比傳統汽車高出5000英鎊(7760美元)左右。而在中國,比亞迪e6純電動汽車的售價超過16萬元人民幣(2.5萬美元)。而該公司在中國市場上最暢銷的一款緊湊型傳統轎車F3的售價卻不到6.4萬元人民幣(1萬美元)。
隨著電動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技術的不斷進步,成本也可能會隨之降低,從而使生産流程的效率和經濟性都得到提高。與此同時,包括中、美、英各國在內的很多國家也通過政府補貼、稅收減免等手段,降低電動汽車的購置成本和運行成本。京、滬兩地為了限制機動車購置,對車牌的發放進行控制,而電動汽車卻不受此限。
電動汽車的技術也在不斷進步。如果這些技術能夠得到各國政府的採納,那麼,電動汽車面臨的很多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同時,各企業也就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提出了很多創新性的解決方案。例如,BetterPlace就率先提出電池置換的理念。充電過程中,電動汽車用戶無需等待,只需在置換站換上一個已經充滿電的電池即可。此外,電動汽車購置成本較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電池價格過高所致,而這一方案則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另外一個解決方案就是無線充電技術。HaloIPT和韓國高等科技學院OLEV研究中心目前都致力於路面充電技術的研究。這一技術使電動汽車在行駛途中可以通過路面嵌入式充電電纜進行充電。
然而與此同時,隨著內燃機技術的進步,尤其是在能源使用效率和生物燃料應用等方面的發展,電動汽車與傳統汽車之間的競爭也愈發激烈。一些專業人士認為,與電動汽車將每輛汽車的碳排放轉嫁到化石燃料供電系統,進而導致電網不堪重負相比,這些傳統汽車技術的發展更有益於降低機動車對環境的污染。
未來,究竟哪種技術會勝出,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競爭還在繼續,我們且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