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海口3月24日電(記者 趙葉蘋)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等多種生態功能。記者24日從海口市林業局獲悉,根據《海口市“十二五”林業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海口將重點建設海南東寨港國家濕地公園和海口白水塘省級濕地公園,為“生態海口”建設提供保障與支撐。
據介紹,海南東寨港國家濕地公園將依託東寨港自然保護區周邊紅樹林及東海岸淺海濕地資源與自然環境,整合演豐附近瓊州海峽中海底特殊的人文景觀,進行紅樹林濕地生態環境的修復與提升,重點保護紅樹林及其生物多樣性,開展海底古村落生態觀光、考古探險與海底旅遊等,配套建設生態化的觀景、觀鳥及遊憩設施等服務設施,打造自然、生態的海上心靈家園。
東寨港國家濕地公園規劃面積1000公頃。2012年完成項目範圍界定、科學考察、總體規劃等前期工作,向國家林業局提出申請,2013年完成國家濕地公園批復與掛牌,啟動基礎設施建設工作。2014年底完成管理局辦公樓、站房、科研樓、宣教中心等土建工程,以及配套的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國家濕地公園的開園納客目標。“十二五”期末,濕地公園一期工程全面完成。
海口白水塘省級濕地公園位於東線高速公路與繞城高速公路交界處,規劃面積500公頃左右,遵循“保護優先、科學修復、適度利用”的原則,重點保護羊山地區原生態濕地及生物多樣性資源,積極開展濕地生態修復,完善海口市濕地保護體系,搶救羊山地區自然濕地;2012年完成立項、申報工作,2013年啟動保護與基礎設施建設,2014年開園納客體系,逐步完善宣教、生態旅遊等接待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