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昨日,孝感的郝先生向本報反映,他去年聖誕節在武漢江漢路卡賓專賣店花了近4000元買了一件皮羽絨服,最近袖子上的皮面不慎劃破,他發現裏面填充的並不是羽絨,而是像絲棉一樣的東西。
昨天上午,記者和郝先生一起來到該專賣店,店長指著服裝上的吊牌説,這上面寫清楚了“填充物1:白鴨絨;填充物2:聚酯纖維;含絨量:90.8%”,具體是兩個袖子填充的是聚酯纖維,其他部位填充的都是羽絨,目的是為了不讓袖子顯得臃腫。
“可是買衣服時,導購只説這裡面充的是羽絨。”郝先生反駁道,吊牌上為什麼只挂著羽絨的小樣,不把聚酯纖維也挂出來?他認為廠家和商家是偷工減料,誤導消費。
對此,該店店長解釋,導購不可能對每件商品的詳細情況都清楚,只會從商品的優點、特點和好處向顧客講解,她們也是發生這件事後問廠家,才知道這件衣服的袖子填充的是纖維。
她説,這件衣服有質檢合格證,顧客如果覺得有問題可以送檢,如果顧客能接受,她們可以向公司申請為他修補衣服。
專家看法:
武漢紡織大學材料學院陳益人老師説,這個廠家的吊牌標識符合國家規定,但填聚酯纖維讓袖子不顯臃腫的説法沒多大道理。一般來説,白鴨絨的舒適性和保暖性比聚酯纖維要好,價格要高。她提醒顧客,選購服裝時要注意看吊牌上的標識。
不過,她從“含絨量:90.8%”這個信息上發現了問題,如果按商家説法,除了兩個袖子填充的都是羽絨的話,如果整件衣服填充物厚薄一致,這個含絨量不應該有這高,顧客可到質監部門檢測含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