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對於中國上調成品油價格,交通銀行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20日對中新社記者分析説,此次調升油價是國際油價走高後根據中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作出的。
他指出,中國的成品油對外依存度很高,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會很快傳導到國內,雖然此次調升油價對近期CPI的影響不是太大,但如果國際油價繼續上漲,使中國繼續面臨上調油價的壓力,那麼就要警惕物價的“比較效應”。
中國國家發改委19日晚宣佈,上調汽柴油價格各600元人民幣每噸,從20日起生效。本次上調,相當於全國90號汽油和0號柴油平均每升分別提價0.44元和0.51元,上調的幅度約為6%至7%,全國多地油價普遍超過每升8元。
中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規定,國際市場布倫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價格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正向或負向超過4%,國內油價可相應作出調整。
和唐建偉的看法相同,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銀行(澳新銀行)中國區經濟研究總監劉利剛也認為,中國此次繼2月8日後再度調高汽柴油價格,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近期國際油價上漲的壓力。
他分析説,此番調價後,中國的油價與國際油價相比差距僅為10至15美元,表明中國已經基本與國際油價接軌。中國的原油對外依賴度在2011年超過了56%,如果將國內油價長期定於低於國際價格的水平,將意味著大規模的財政補貼,而更加貼近國際油價的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有利於迅速和有效率地配置資源。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博士稱,中國今年4%的通脹控制目標可能出現的風險因素之一,就是大宗商品的價格,國際油價上漲會影響中國資源類産品價格,並由此對CPI形成一定壓力,但總的來説,中國今年的通脹控制目標仍可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