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紅色旅遊遍神州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21日 05:3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新華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新華網北京3月20日電

  天南地北的遊客,在井岡山大都會買幾瓶南瓜酒;幾代同堂的“家庭團”,在延安大多會去棗園等地嘗一頓香噴噴的農家飯……日益興盛的紅色旅遊,正成為拉動革命老區發展的新“引擎”。

  據井岡山管理局副局長、旅遊管理處處長楊二勇介紹,近年來,紅色旅遊大軍帶動了井岡山有機茶、綠色蔬菜、有機大米、高山油茶、果業、中藥材、花卉苗木種植和生豬養殖等農業産業化基地建設,促進了農民增收。如今,井岡山有相當一部分群眾從事紅米酒和南瓜酒等旅遊食品、竹涼蓆和根雕等旅遊工藝紀念品的生産加工,收入可觀。

  目前,井岡山直接從事紅色旅遊接待、旅遊餐飲、旅遊服務的人員有4萬人,佔當地總人口的25%,人均年收入達3萬元,比井岡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175.3%。2011年,井岡山接待遊客671.08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49.36億元,與2007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19.2%和155.4%。

  在延安,紅色旅遊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十分明顯。陜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書記姚引良介紹,2006年以來,延安市接待遊客數量和實現旅遊綜合收入平均每年以20.5%和28.5%的速度遞增,成為陜西省旅遊業發展最快的地區。2001年,全市接待中外遊客突破20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100億元,旅遊業成了新的經濟增長點和支柱産業,成為推動老區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戰略性工程。

  紅色旅遊的發展,推動了延安棗園、萬花、井家灣等地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周邊形成了20個旅遊專業村,其鄉村旅遊直接從業人員有2000多人,旅遊收入達1億多元。

  在發展紅色旅遊産業中,首都北京注重各種旅遊形式的相互結合,以此推動全市旅遊業整體發展。在著力使紅色旅遊與古都旅遊、山水旅遊、民俗旅遊、鄉村旅遊相結合的同時,北京創新發展模式,使紅色景點與文化演藝相結合。在李大釗故居,實景話劇《父親 李大釗》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在李大釗栽種的海棠樹下,在他曾奮筆疾書的書桌旁,伴著舊風琴,遊客總是把小院擠得滿滿噹噹;群眾演員扮演的李大釗及其妻兒、學生和摯友們,以穿越時空的實景話劇,將觀眾思緒帶回90年前的崢嶸歲月。

  紅色旅遊就像花朵,與之相映襯的是各項旅遊的綠葉蔥蘢。在寶島海南,紅色旅遊核心産品的紅色娘子軍紀念園,早已成為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與獨具特色的藍色海洋旅遊、綠色生態旅遊有機結合,推動國際旅遊島向複合型旅遊業態邁進。(完)(執筆記者錢春弦;參與記者沈洋、段博、孫偉麗、周慧敏)

熱詞:

  • 紅色旅遊
  • 井岡山
  • 旅遊收入
  • 引擎
  • 家庭團
  • 話劇
  • 國際旅遊
  • 父親 李大釗
  • 鄉村旅遊
  • 接待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