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論産量、用量和影響力,氮肥當之無愧是全化肥行業的“老大哥”,但由於近些年産業佈局不合理,産能相對過剩所引發的市場動蕩令相關廠商談“虎”色變,如何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規模不大的永濟中農化工有限公司通過實施産品結構調整,在競爭中站穩了腳跟。
永濟中農是中國農業生産資料集團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分公司,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的永濟市北郊,前身是山西省永濟縣投産的一個小合成氨廠。劉乃倉説,“3000噸的合成氨、12000噸的碳酸氫銨曾是我們當年最大的年産能。要知道,這可能還不及大廠子1個訂單的量。”
“如何活下去?”作為企業&&人,劉乃倉的思路很明確:上新項目、開發新産品。然而資金卻成了首要問題。
“很多企業的‘一把手’都怕引進外邊資金會失去控制權。”劉乃倉笑著説,“我卻沒有這些心理負擔。”2002年底,劉乃倉帶著對企業的未來規劃,主動找上中農集團。2003年元月,中農集團注資3000余萬元,永濟中農化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錢有了,怎麼花?劉乃倉把目光聚焦到了多肽尿素身上。“我們做化肥的,産品好不好企業説了不算,經銷商説了不算,農民説了才算!”劉乃倉告訴記者,多肽尿素是在普通尿素中加入了一種“金屬蛋白酶”。酶具有強大的活化能力和作用,多肽就是多種不同功能的酶聚合在一起的物質。由於酶的作用,在同等産量情況下,多肽尿素施用量可以減少20%,而化肥的吸收利用率卻能提高到60%。“正是這一增一減,不僅節約了能源,減少了污染,更重要的是打破了化肥在糧食生産中投入量遞增、效率降低的瓶頸,為糧食穩産高産開闢了一條新途徑。”
選對了産品,如何打開市場局面成了永濟中農的第二步難題。劉乃倉對此沒一點猶豫,“下最大力度推廣多肽尿素。”公司宣傳直通車一直活躍在全國主産糧區,為産品銷售做好鋪墊。同時,公司還聘請農科院的專業講師對農戶進行集中授課,舉辦農化知識培訓,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科學使用多肽尿素的宣傳,使農民從不認識到接受,還成了回頭客。據不完全統計,公司多肽尿素農化宣傳直通車先後深入山西、陜西、四川、甘肅等地,舉辦多肽肥料專題講座達20多場,發放宣傳資料3萬餘份。
2011年,嘗到了創新甜頭的劉乃倉又做出一系列舉措:上馬具有國內先進技術水平的合成氨裝置原料結構調整技改項目,使以粉煤為原料變成現實,徹底解決了原料受限的瓶頸;合作研製、生産出多酶金尿素。“這種尿素具有三大主要功能:肥效長、利用率高、抗病性強、改善作物品質,提高産量。”劉乃倉對記者説,“目前,這種新産品已遠銷到黑龍江、新疆、安徽、陜西、雲南、四川等地,農民朋友普遍反映良好。”
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合成氨廠,到今天的全國“化肥生産先進單位”、山西省“管理先進型企業”,永濟中農在競爭激烈的化肥市場中走出了一條發展新路。2003年,企業尿素産量12萬噸,實現工業總産值1.5億元;2011年,尿素産量只增長到16萬噸,總産值卻增長一倍多達3.2億元。“下一步,我們要在加快産品結構調整,推動技術進步,發展農化服務,培育品牌和營銷網絡上做文章,把企業做精、做強。”劉乃倉對未來充滿信心。 文/本報記者 梁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