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消費者權益保護:期待“365”取代“315”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15日 17: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法制晚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今天是第30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將2012年的主題確定為“消費與安全”。

  以前大概未曾留心,最近才發現原來315不只是國內消費者的節日,而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那麼,為什麼315的主題由中消協而不是國際消費者聯盟來確定呢?在這個商家小心翼翼討好顧客、受害消費者劍拔弩張的日子,其他國家的消費者都在幹什麼呢?

  奇怪的是,無論用百度還是谷歌,筆者都搜不到在這一天美、日等國的消費者有什麼特殊的活動。看來,人家是不過315的。

  有這種感覺的不僅僅是筆者。今天的《每日商報》説:這個屬於全世界消費者的節日,看上去好像不受外國人待見,倒成了中國人的獨享。

  《重慶晚報》也説:上世紀60年代的一個3月15日,肯尼迪總統首次明確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益……肯尼迪一定做夢也想不到,在這個權益日被國際社會漸漸遺忘的情況下,會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得到空前的發揚光大。

  為什麼人家不過315呢?看看去年年底《解放日報》的一篇報道就明白了——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公佈的調查顯示,61.9%的受訪者會將禮品收據與禮物一起送人,目的只有一個,以便收禮人在不喜歡禮品的情況下辦理退貨。

  據報道,在每年聖誕購物季之後,美國都會出現退貨高峰。在美國購物,退貨之易讓很多初來乍到者驚訝。

  更令人艷羨的是,無理由退貨並非“美國特色”,而是國際慣例。據《浙江日報》報道,在瑞典,絕大部分商店都有“開放購買”一説,只要有發票、商品未損壞,一定限期內都可退貨;在日本,除了事先聲明的特價商品,退貨不必多費口舌;在英國,無理由退貨的承諾印在了購物收據上面,通過網絡、電視購買的商品還享有“冷靜期”。

  再來看看我們的消費者受到了怎樣的待遇。今天的《新京報》採訪了購買名牌服裝穿幾天就起球的人、買到了“橡皮雞蛋”的人,以及買到問題藥品的人。

  別説退換,在投訴之後他們想要通過鑒定的方式證明商品有問題也找不到門路,有的鑒定機構不接待個人,有的要收取高額鑒定費,而個別管理部門也踢起了皮球。

  14日的《法治週末》報道,消法實施已屆18年,“兩會”期間,修改消法常被代表、委員們提起,大家就無理由退貨的“後悔權”展開討論。

  別説中國經濟欠發達,有自己的特點,美國不也面臨經濟復蘇緩慢的問題,日本災後的經濟發展不也躑躅前行?可人家並未放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我們需要無理由退貨的國際慣例,我們期待“365”取代“315”。

熱詞:

  • 谷歌
  • 365
  • 兩會
  • 重慶晚報
  • 315
  • 冷靜期
  • 浙江日報
  • 每日商報
  • 解放日報
  • 消費者權益保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