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稱,中國銀行業鉅額的利潤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人們的批評並非沒有道理。存貸利差相對較高,某些收費不透明,準入門檻高,確實有些不合適。(3月10日《中國青年報》)
去年年底,民生銀行行長洪崎説,銀行利潤高到自己都不好意思公佈。近日,銀監會發佈的一組數據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四季度末,我國商業銀行全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0412億元,比2010年增加2775億元,同比增長36.3%。商業銀行平均每天賺錢約28.5億元,成為央企最賺錢的行業。其中,工行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最賺錢銀行,也很賺錢的煙草、石油都被遠遠甩在後頭。難怪連吳曉靈委員也不得不承認,銀行鉅額利潤確實有些不合適。
銀行成為最賺錢的行業,到底靠何高招?在金融業發展相對成熟的市場,美國、日本、歐盟的銀行機構更多地是靠利差以外的服務來賺錢,其非息收入佔全部收益的比重在40%左右,有的甚至超過70%,而我國銀行的非息收入比重僅為15%左右。換句話説,其利潤的80%以上來自利息差。我國目前存款利率為3.5%,貸款利率是6.56%,貸款利率比存貸利率高出%87.4。在這樣背景下,只要有存款、有放貸,銀行想不賺錢都很難,難怪銀行會成為最賺錢的行業。
銀行想不賺錢都很難,這到底意味著什麼?中國農業銀行總行高級經濟分析師何志成認為,銀行獲得的高利潤是建立在擁有壟斷性的貸款議價權基礎上的,整個貸款市場完全是銀行一家獨大的賣方市場。為了獲得貸款,企業基本喪失與銀行議價的話語權,從而滿足銀行的各種變相謀利的條件。有評論説得更直白,由於利差是由政府強制規定的,這就導致銀行仿佛“躺在金山上”,不用主動打拼,財源就會滾滾而來。
在高額利潤下,銀行業的豐厚薪酬和年終獎同也令其他行業“望塵莫及”。據公開數據顯示,2011年上半年,銀行職工收入排名第一的為民生銀行,人均發放薪酬高達19.07萬元;緊隨其後的是招商銀行,半年收入達到17.89萬元;在16家上市銀行中,除了五大國有銀行以及北京銀行沒有超過10萬元外,其餘10家銀行上半年人均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在中國的實體經濟發展遭遇困難的情況下,這樣的差距自然引發人們普遍質疑。
銀行業的暴利風波,再次把商業銀行金融體制改革推到了前臺。要打破銀行業想不賺錢都難的怪圈,最需要縮小存貸差。存貸利差決不能實際上只有銀行自身制定,憑藉壟斷自肥,而要將銀行推向市場,並通過引進國外銀行,發展國內民營銀行,用競爭將“躺在金山上”的銀行喚醒,用政策推動降低貸款利率,使其與存款利率比達到合理的程度。出現這種氛圍,商業銀行才肯降低身份,願意扶持民營企業。,民營企業能夠從商業銀行拿到正常利率,而不是以大幅上浮利率為條件才能拿到貸款。銀行賺得少了,意味著貸款企業賺得多了。民營企業賺得多了,商業銀行後續發展動力才足了,當此時銀行業還能成為最賺錢的行業,那才能賺得讓大家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