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代表委員建議“擴圍”農産品期貨 防範價格風險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09日 08:33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經濟參考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解決農産品“賣難”和價格波動風險成為多位兩會代表委員建議和提案的主題。《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除了發展農業合作組織、優化流通環節等建議,完善農産品期貨體系的呼聲最為高漲。

  全國人大代表、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劉興強説,大商所將加強對“三農”的服務和加大對農産品期貨的開發。一是要為廣大農戶和涉農小微企業培訓期貨知識,讓他們增強現代市場經營意識,懂得利用期貨價格指導生産,懂得利用期貨工具管理風險;二是要推出更多涉農期貨品種,適時推出農産品期權;三是要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和支持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服務“三農”。

  劉興強建議,選擇運行完善成熟的大宗農産品期貨品種,推出相應期權交易試點。他表示,我國農産品期貨市場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玉米、豆油等大宗農産品期貨交易制度完善,成交活躍,功能發揮充分,完全具備開發期權交易的基礎條件。

  劉興強還透露,現在我國商品期貨品種有20多個,但生豬、雞蛋、肉雞等養殖方面的品種還沒有。大商所對生豬期貨已經研究多年,還在研究雞蛋期貨,希望能夠儘快推出。

  另有媒體報道稱,農産品期貨創新可能從兩方面著手,一是推出新品種,將原有穀物、油脂類品種體系補充完整,粳米、菜籽、菜粕有望成為今年新品種的先頭兵;二是推出新品種,構建新的品種體系,目前土豆、雞蛋等品種正在監管層的考慮之中。

  目前,我國國內己有包括糧、棉、油、糖在內的13個農産品期貨品種,2011年農産品期貨交易量5.7 3億手,佔全部市場份額的54.33%,成為全球第二大農産品期貨市場;玉米、大豆等一批農産品期貨已經成為國內市場定價參照中心,為相關農民種地賣糧、企業生産提供了價格指南針和經營的避風港。

  生豬、雞蛋、土豆等農産品進入期貨業的視野,與這些農産品價格波動風險較大很有關係。比如豬肉價格幾乎以三年一次的週期上演“過山車”式行情,價格暴跌導致大量散戶因虧損而退出市場;去年年底內蒙古土豆增産不增收、滯銷賣難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農業部和商務部甚至就此專門出臺措施幫助農民賣土豆。

  全國政協委員孫太利在提案中説,河北省承德地區圍場縣的一位農民遲福忠多次呼籲,希望政府幫助解決當地800萬噸土豆、30萬噸胡蘿蔔、50萬噸蔬菜儲存和深加工問題。

  像孫太利委員提到的案例不在少數,多位政協委員的提案均提及“賣難”。全國政協委員宗貽平認為,由於部分農産品結構不合理,市場供求失衡,銷售不暢,造成了部分地區農産品滯銷或低價銷售,出現了豐産不豐收、甚至豐産虧本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民生産積極性,不利於農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龔立群對於應對農産品價格風險提出了四點建議,其中特別提出,扶持並鼓勵農民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産品期貨交易。擴大農産品期貨交易品種,建立健全農戶參與期貨交易的資金保障體系,並設立專項資金,在財政、信貸、立法等方面大力引導、支持、鼓勵農民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農産品期貨交易。

熱詞:

  • 代表委員
  • 農産品價格
  • 農民專業合作社
  • 價格風險
  • 期貨市場
  • 農産品期貨市場
  • 三農
  • 期貨價格
  • 期貨品種
  • 農産品結構
  •